【連網】(記者 魏吉珂 通訊員 孫海洋 王瑞麟 唐夢玲)正值夏收關鍵時節,在連云港市海州區新壩鎮魏口村的5G數字化無人農場里,無人駕駛收割機在麥田中作業,金黃的麥穗被自動切割、脫粒,飽滿的麥粒如流水般匯入運糧車,整個流程高效流暢。這正是海州區以“數智”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的生動實踐。
6月10日上午,筆者在新壩鎮農場示范基地看到,工作人員站在地頭邊的水泥路上,在手機上輕點幾下,搭載5G通信和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智能農機便自主完成收割、轉運等全流程作業。轟鳴的機械聲中,麥浪整齊倒下,無人化作業場景科技感十足。
“我們現在用的是5G遠程調控系統,不需要駕駛員在車上,收割路線、作業進度都能實時掌握,效率比傳統作業提高了30%以上。”海州農發集團益之農公司副總經理李威介紹。
據悉,該5G+智慧無人農場總面積達2000畝,其中核心示范區1300畝。農場深度融合了5G通信、北斗高精度定位導航、物聯網感知、大數據分析等多項先進技術。田間地頭布設了大量低功耗傳感器網絡,24小時不間斷地采集氣象信息、土壤墑情以及小麥等作物的生長狀況數據。
“這些實時采集的田間數據,會匯聚到后臺進行大數據分析。”李威進一步解釋,“系統不僅能精準掌握作物長勢,還能智能預測病蟲害發生的風險或最佳的收割時機,實現農情的智能預警和科學決策。科技的應用,讓農業生產變得前所未有的精準。”
據悉,該無人農場已突破關鍵環節技術集成,打通了現代農業“最后一公里”。依托智能化決策系統,農場在耕地、播種、田間管理到最終收獲的四大核心領域,全面實現機械化、精準化、無人化作業閉環,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為糧食穩產增產注入“數字動能”。
當前,海州區正加速推廣此類智慧農業新模式,推動“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深刻轉型,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科技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