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9月9日,李林國正在三尺講臺上為孩子們上數學課。這位低調內斂、不善言辭的老師,來自五代都是教師的教育世家。“代代傳承下來的讀書精神和育人思想,讓我終身受益!”李林國發自內心地說。
今年37歲的李林國,已經做了14年教師。他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和父親,五代人都從事教育行業。走進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集鎮的新集村,記者在他老家客廳看見掛在墻上的3塊“教育世家”牌匾——1985年至2007年間,淮陰市人民政府、江蘇省教育工會、灌南縣教育局等,分別4次為他們家頒發了“教育世家”牌匾。
除其中一塊牌匾在漣水老家外,其他3塊牌匾都被安放在客廳后墻正中央,濃縮著這家人“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理念。這種“待遇”,在灌南實屬唯一,在全市范圍內也很罕見。崇師尚道、優良家風成為五代人砥礪前行的精神指針。
《漣水教育志》對李林國高祖父李福田的生平有明確記載:清末秀才,當了38年私塾先生。1878年,李福田先后在響水縣黃圩、安東縣的朱程碼、下營、鯉魚蕩等地教私塾經書,因為治學嚴謹,深受愛戴。李林國的曾祖父,也就是李福田的兒子李揖顏,也是一位傳奇教師。
“受高祖父影響,我的曾祖父自幼隨父讀私塾。1914年,順利考取江蘇省第六師范,畢業后他自籌資金,建校舍、置學桌,在家鄉創建了鯉魚蕩小學,后該校被批準為縣立初小,他被正式委認為該校校長。”李林國說。無論是戰爭年代救亡圖存,還是和平時期啟蒙民智,李揖顏都作出了杰出貢獻——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省優秀教師”稱號。這張獎狀如今跟3塊牌匾共同被安放在客廳后墻上,見證著后人的進步。
李林國的父親李春亮,也是一位資深教師。如今66歲的他,已退休在家,頤養天年。談起祖上代代為師的故事,這位身材清瘦、戴著眼鏡的老人頗為感慨:“我的父親李永仁在37年的從教生涯中,先后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市、縣先進工作者,多次榮獲省市縣級表彰。”
李春亮已經是第四代教師,謹記代代為師的祖訓,他教育引導兒子李林國成為第五代教師。“父親告知我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從教14年,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崗位。”李林國坦言,“我深感教育世家的光榮與自豪。作為家族的第五代教師,我會繼續努力讓教書育人的根脈不斷延續。”
據悉,李林國的兒子李昀聰今年11歲,正在上小學。他的夢想就是像父親和祖輩一樣,當一名人民教師。(記者 張晨晨 張曉敏 通訊員 孫蓀 周小瑤 田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