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躍瀟 孫鑫鑫 王懷詩)“姐姐快看,我使勁蹬自行車,燈泡居然亮了!”“對,這就是能源轉換的奧秘……”日前,灌云縣科技館內傳來稚嫩的歡呼。這場生動的研學活動,是灌云縣檢察院與益海助學中心專為72名困境兒童定制的成長課堂。小花與小宇(均為化名)姐弟倆親密交流的溫馨畫面,正是“司法管家”式幫扶成果的生動體現。
時間回溯至2021年,小花和小宇姐弟倆的人生急轉直下。父親獲刑、母親離家,祖父母無力撫養,13歲的小花與7歲的小宇瞬間陷入無人照看的絕境。灌云縣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這一情況后,檢察官厲小威心里瞬間有了答案:“盡快申報事實孤兒,送入益海助學中心。”
益海助學中心是由灌云縣教育局管理運營的我省首家孤兒集中供養學校,主要為當地義務教育階段的孤兒、事實孤兒提供免費的教育和生活管理,是一所集困境兒童生活、學習、成長于一體的綜合性公辦助學機構,自2012年8月投入使用至今已累計接納了186名困境兒童。
為盡快讓姐弟倆“幼有所養”,獲得穩定成長環境。灌云縣檢察機關迅速啟動司法保護程序:調取證據提請宣告孩子母親為失蹤人,支持起訴撤銷其父監護權,對接民政部門落實事實孤兒身份并提升補助標準。僅3個月后,姐弟倆便順利入住助學中心。
“剛來的時候我比較自卑,弟弟脾氣暴躁。檢察官阿姨和校長媽媽用持續關愛幫我們融入了這里。”如今考入中專的小花提及往事滿是感激。此次受邀參加科技館研學活動,正是益海助學中心工作人員察覺小宇思念姐姐后,為其定制的“專屬關懷”。
這樣的精準幫扶并非個例。灌云縣檢察院與益海助學中心的共建始于2013年。通過司法救助與中心安置相結合,已幫助6名因案件遭受重大家庭變故成為孤兒或事實孤兒的困境兒童,在開展司法救助的同時,將他們送至益海助學中心,由專人照看;與法院簽署《涉未家事案件未成年人權益司法保護工作實施意見》,共完成5起變更監護權支持起訴;常態化為在中心學習生活的孩子提供法治課程、心理輔導等服務,主動聯合民政、婦聯等部門捐贈學習用品、生活物資等,全方位護航孩子的成長。
今年初,該院創新推出“益海揚帆”幫扶計劃,構建“檢察+公益學校”協同保護新模式:與益海助學中心簽訂《困境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協議》,為目前在校的72名困境兒童建立動態管理檔案,通過聯席會議、個案會商等機制實現信息聯通、資源聯動,為每名困境兒童配備精準幫扶的“司法管家”。
司法力量與公益力量的深度融合,正為困境兒童撐起一片晴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