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晨晨 通訊員 姚紹莊 邵夢)近日,10輛滿載價值1000萬元鋼結構制品特種運輸車,從贛榆區贛馬鎮工業集中區駛往青島港。這些閃耀著金屬光澤的“鋼鐵脊梁”將揚帆遠航,最終抵達“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這是贛榆區贛馬鎮連云港泰犇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犇鋼構)自今年6月投產后交出的首份海外訂單,標志著贛馬“智造”鋼結構制品叩響國際市場大門,在國際產業版圖上書寫新的發展篇章。
走進泰犇鋼構生產車間,傳統工業的厚重與智能科技的靈動在此交織成鮮活圖景:流水線上,工人與機械臂默契配合;焊接機器人的焊槍吞吐著藍焰,飛濺的火花如星點躍動;激光切割機精準裁切鋼板的嗡鳴與傳送帶的運轉聲交織成活力樂章。
“這套數控火焰切割系統,切割精度可達0.5毫米。”泰犇鋼構總經理許建敏輕點控制屏,一臺激光切割機器人立即開始作業。只見橙紅色的火焰從機械臂尖端噴薄而出,機械臂以芭蕾舞者般的優雅姿態在鋼板上“揮毫潑墨”,短短幾分鐘,一塊15米長、10厘米厚的鋼板就被精準分割成設計要求的異形構件,切口平整且不需要二次加工。許建敏介紹,公司產品以鋼板、型鋼、鋼管為核心原材料,企業引入火焰切割機器人、激光下料設備等先進裝備,搭建起全流程智能化生產線,專注為建筑行業提供高強度、高精度的“鋼鐵脊梁”,其產品在抗震性能、結構穩定性等指標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贛馬鎮重點培育的智能制造標桿項目,泰犇鋼構總投資1.15億元,占地24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項目構建“生產+辦公”一體化格局,既包含配備智能控制系統的標準化生產車間,又配套4層現代化辦公樓,形成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的完整鏈條。據悉,項目達產后年產能將穩定在2萬噸,可批量生產各類定制化鋼柱、鋼梁產品,按當前市場行情測算,年產值可達1億元,年納稅額突破300萬元,產品不僅覆蓋江蘇、山東等國內重點市場,更將批量進入印尼等東南亞市場。目前,企業生產線火力全開,訂單排期已至今年11月,生產計劃飽滿。
“我們經過充分調研發現,印尼的快速城鎮化催生龐大鋼結構需求,而印尼本土鋼結構企業普遍面臨技術裝備落后、產能不足等問題。”許建敏表示,“而我們的智能化生產線不僅能保證產品質量,還能提供從設計到施工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這正是印尼市場最需要的。”據悉,首批出口產品將用于園區建設,未來還將參與當地保障性住房等項目。
這一系列布局背后,是泰犇鋼構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把握。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中國制造業正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轉變。泰犇鋼構的國際化嘗試,不僅為企業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也為連云港外貿轉型升級提供了鮮活樣本。
從藍圖繪就到投產見效,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自今年4月初開工以來,贛馬鎮成立服務專班,通過“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等機制打通堵點,推動各環節高效銜接。短短兩個月,生產車間主框架與地坪工程全面竣工,辦公樓進入收尾階段,6月初如期實現投產。項目不僅為企業帶來可觀經濟效益,更釋放出良好社會效益,創造出100余個就業崗位,讓當地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產業動能。
從智能車間的精準制造,到海外市場的訂單紛至,泰犇鋼構的崛起擦亮了“贛榆智造”的金字招牌,更折射出贛榆區以智能制造驅動產業升級、以開放姿態融入全球產業鏈發展的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