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前不久,東海縣凱瑪特超市某珠寶店發生一起金銀飾品被盜案。案發后,市公安局刑偵、網安及東海縣公安局等部門警力全力開展偵破,經過28小時的連續奮戰,成功將犯罪嫌疑人顧某和沈某抓獲,并追回被盜的珠寶首飾。
自去年12月份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把打擊“民生小案件”作為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著力點,通過快速反應、串并深挖、循線聯動、數據研判等多種偵查舉措,向盜搶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發起凌厲攻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行動以來,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51人,打掉團伙32個,抓獲“盜搶騙”在逃人員72名,破獲各類“盜竊騙”案件1075起,破獲系列性案件39串249起案件,為群眾挽回損失200余萬元。
聞警速動 搶占破案先機
偵辦案件,講究快速,只有快速出擊才能掌握案件偵破的主動權。
2月6日一早,海州區新海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轄區一夜之間幾個小區20余輛私家車被砸。接報后,派出所多路人馬快速出動,到現場走訪勘查,尋找目擊證人,調閱周邊視頻監控。經調查,警方發現此系列案件系一名男子在昨天深夜至當天凌晨所為,作案時間一直持續到當天凌晨4時許。嫌疑人晝伏夜出,警方分析嫌疑人極有可能在附近旅館休息。隨后,民警以案發地為中心,對轄區旅館進行逐一摸排,于當天下午在某旅館當場將正在休息的犯罪嫌疑人孟某(男,35 歲)抓獲。此時,距離發案僅20小時。
在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中,全市公安機關依托110綜合勤務指揮平臺,建立了多警種聯動反應快、出警快、排查快、抓捕快等快速反應機制,形成以快制敵、以快制勝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案件偵破的精度和效率。對發生的現行盜竊等侵財案件,警方在快速開展現場勘查、走訪調查、摸底排查等工作的同時,還不斷加大網上巡查、研判和追蹤力度,確保快速獲取有價值線索,實施精準打擊。對接報“兩搶”類警情,立即啟動“關城門”快速反應機制,就近調度警力趕赴現場,周邊卡點、巡防隊伍迅速進行圍追堵截,力爭第一時間抓獲犯罪嫌疑人。
串并深挖
多警合成作戰提升打擊效能
“依托各類警務作戰平臺,將大數據手段融入打擊破案中,實現多警種數據互通、資源共享、整體聯動,是我市警方重拳打擊侵財犯罪的一大法寶。”刑警支隊負責人介紹。
行動中,全市公安機關依托自建的視頻監控系統、“三網四平臺”、人臉識別實驗室及各級公安作戰平臺,加強警種部門之間的協作聯動,建立信息共享、線索傳遞、戰果通報等工作機制,形成警種聯動、合力打擊的工作局面。全市各級合成作戰中心建立了由案到案、串并偵查和由人到案、人案關聯的情報研判機制,每日對各類刑事警情開展深入分析研判,找準發案規律特點。對具有連續性、周期性、流竄性及專業性、區域性等明顯特征的侵財性案件,充分運用圖偵、網偵等手段開展合成研判,多警種集中偵破,努力形成規模破案效應。
1月17日,灌云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聯合龍苴派出所、巡特警大隊、市縣公安機關有關部門,綜合運用多種偵查舉措,成功摧毀一個流竄多地盜竊電纜線犯罪團伙,抓獲團伙成員黃某、喬某,破獲灌云本地盜竊電纜線案件4起,帶破東辛農場、東海縣同類案件2起,案值合計達10萬余元。
織密防網
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2月7日下午,贛榆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民警在巡邏途中,發現一名推著電動車的年輕男子形跡可疑,立即進行盤查,見該男子神色緊張,有犯罪嫌疑,民警將其控制帶回審查。經查,該男子秦某交代電動車是其當天下午3時許,在贛榆區青口鎮東關路某網咖樓下盜竊所得。
行動開展后,針對春節前后社會治安狀況,全市公安機關啟動一級巡防機制,巡特警支隊、大隊、派出所巡防中隊等交叉互補,全員上路,所有治安卡口、公安檢查站、警務工作站實行24小時值守,加大對疑車疑人疑物的盤查力度,有效提升了街面見警率和現行抓獲率,擠壓違法犯罪空間。在車站、廣場、醫院、商場等人流密集部位,全市各級公安機關還組織大量便衣隊員進行蹲點守候,切實讓犯罪分子無從下手、不敢下手、下手便被捉。
與此同時,全市各級勤務指揮市依托全市各地視頻監控系統,不間斷對社會面治安狀況進行網上監視、巡查,在如攢的車流、人流中尋找蛛絲馬跡,辨別尋找可疑人員、車輛,快速指令就近警力開展攔截查控等工作,切實編織一張全方位、無死角的社會治安防控網。(張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