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一場大霧 驟然降臨
(□ 周瑩 王從帥)昨日凌晨,一場大霧讓港城的市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我市東海、贛榆、市區部分地區一度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霧。 港城空氣質量到上午9時30分左右開始出現輕度污染,截至中午港城空氣質量出現了中度污染情況。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李軍表示:這主要是早高峰汽車尾氣等污染物所致,因霧氣太重,難以消散,影響了港城的空氣質量。
上午8時,筆者坐車經過花果山大道發現,整個花果山大道霧氣繚繞,可見度比較低。新海連大廈、豪森集團等花果山大道標志建筑幾乎淹沒在霧氣中。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上午9時左右,連云港空氣質量狀況為良。李軍告訴筆者,早上,港城大霧并不是霾,而是因為濕氣較大造成的霧。
上午9時30分,筆者感到屋外的霧氣逐漸消散,能見度也逐漸好轉。然而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數據顯示,此刻港城出現了輕度污染情況。李軍告訴筆者,這主要是因為早高峰汽車尾氣等影響PM2.5指數。霧天空氣流動性差,風力較弱,污染物水平方向流動不暢,地面產生的污染物不斷累積,空氣質量出現了變差的情況。
上午10時40分,筆者再次進入到花果山大道,發現霧氣已經消散了不少,近處的建筑依稀可見。走進大浦工業園,筆者發現遠處的廠區可以看到朦朧的輪廓。上午10時50分,筆者再次連線市環保局,數據顯示,此刻港城出現了中度污染的情況。主要的污染物依舊是PM2.5。李軍解釋說,早高峰的汽車尾氣持續集聚,造成了港城空氣質量出現了顯著變化,空氣質量指數從清晨的良轉為中度污染,霧霾出現的可能性加大。
中午12時03分,連云港氣象臺發布霾黃色預警。此刻港城已經出現了能見度小于3000米的霾。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有效應對今冬明春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氣,確保我市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市政府近日印發《連云港市保障今冬明春空氣質量工作方案》。該《方案》指出,在未來5個月,我市將以PM2.5污染管控為重點,強化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污染防治,形成整體強化和臨時應急相結合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機制。
交警全力護航 市民出行
(□ 陶莎 金濤)“從13日晚8時30分開始,受濃霧的影響,我市境內所有高速關閉。”市交警部門相關人士介紹說。昨日上午9時許,筆者在G25寧海高速入口看到,滯留車輛排起了大約500米左右的長龍,滯留的車輛主要以發往上海以及省內其他城市客運班車和貨車為主。
據了解,從13日晚上8時30分高速公路出現團霧,9時30分半交警部門對高速公路實行特級管制,禁止一切車輛通行。“進入冬季,霧情多發,市民出行時如果遇到大霧天氣,應盡快選擇一個就近的出口駛離高速。”市交警高速三大隊民警王運動介紹說,如果發生故障或者事故的時候應及時報警,在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設置警示標志。建議駕駛員聽廣播新聞,交通信息會實時發布到交廣網上。
據悉,隨著初冬季節霧霾天氣增多,道路交通安全面臨嚴峻考驗。為此,市交警部門將進一步從嚴整治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緊抓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通過警車巡邏、設點檢查等方式,從嚴整治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嚴查貨運車輛非法載人違法行為,重點查處農村地區農用車載客,城區環衛、綠化等施工單位貨運車輛載客違法行為;加大對酒后駕駛、客車超員、超速行駛、高速公路違法停車上下客、闖紅燈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加強對長途行駛的營運客車、貨車和危險品運輸車等重點車輛的執法檢查和安全提示,及時提醒駕駛人員注意安全駕駛。
“為應對近日惡劣天氣,我們交警部門將重點加大對六類重點車輛逾期未檢驗、未報廢情況的集中梳理力度,列出車輛及所屬企業清單,加強路面執法和上門告知。”市交警支隊高速三大隊大隊長胡士清介紹說。同時,切實強化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組織開展道路隱患排查整改,安排專人滾動排查公路急彎、陡坡、連續下坡、視距不良、臨水臨崖路段和標志標線、信號燈、隔離護欄缺失以及設計、渠化不合理的道路平交路口等。此外,進一步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通過播放視頻資料、發放宣傳材料、展出事故圖片和公益廣告等形式,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組織報紙、網絡、電視等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集中整治工作情況,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和壓力。
昨日上午10時10分,我市轄區的G25、G15、G30等五條高速陸續開通。
高速因霧封閉 多個航班延誤
(□ 王文 陳奇 彭小川)昨日,一場濃霧籠罩港城,這給交通出行帶來很大影響。我市境內所有高速公路封閉,導致許多汽車滯留高速入口。因能見度太低,飛機不具備起降條件,多個航班也遭延誤。濃霧鎖城,打亂了許多旅客的出行計劃。
昨日早上7時40分,筆者來到蘇欣快客站,一進候車廳,就聽到站內廣播在通報路況。受大霧天氣影響,汽車站的早班車延遲發車,乘坐早班車的旅客不得不耐心等候。筆者在現場看到,因為不是節假日,在此候車的旅客并不算多,大家對于天氣原因造成的滯留都很平靜地接受。
“今早的大霧導致城區周邊的能見度不足50米,受其影響,蘇欣快客站上午6時5分發往徐州和6時10分發往臨沂的車輛停班。”蘇欣快客站值班站長趙堃介紹,隨著能見度的逐漸提高,車站陸續恢復正常發車。上午8時左右,筆者看到,所有的班車全部正常發車了。
“發出去的車輛還在高速等待,今天到達目的地肯定是晚點了。”趙堃說,大霧天氣出現后,車站及時啟動了應急預案,提醒駕駛員安全行車,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同時通過站內廣播,15分鐘一次向旅客通報路況。同時,車站部門也提醒旅客,出行如遇大霧天氣,可以及時關注高速公路的網站或撥打汽車站咨詢熱線85632222進行路況咨詢。
上午9時許,筆者到達G25寧海高速入口,看到滯留在入口處的車輛已經排起幾百米的長龍。車輛以發往上海以及省內其他城市的客運班車和貨車為主。“從交通部門傳來的消息,由于蘇北地區普降大霧,所以現在省內許多高速入口都關閉了,連云港的高速全封了。”寧海收費站一工作人員介紹,像G25長深高速臨連蘇魯省界至鐵山寺、新集至竹鎮雙向入口都關閉了,往連云港方向來的車輛在馬壩分流了。而包括G15、G30在內的多條高速往連云港方向的車輛在其他城市也進行了分流。隨著氣溫的上升,一直到上午10時許,高速公路才陸續恢復正常通行。
大霧天氣對民航也造成了較大影響。昨日,白塔埠機場運行部副部長朱淑慧告訴筆者,其實從前一天晚上8時許開始,機場就已經不具備起降條件。13日夜間,北京、上海、廣州航班被迫取消;長春飛連云港的航班只能備降青島,14日上午從青島直飛昆明;海口至連云港的航班備降合肥,14日上午飛往石家莊。“上午我們有4個航班延誤,分別是廈門、成都、廣州和深圳。”朱淑慧說,其中深圳航班延誤最長,預定上午9時到連云港,結果12時10分才抵達。同樣,昨日上午10時許,隨著大霧的散去,機場的航班開始陸續正常運行。
霧霾結伴而至 冷空氣來救場
(□ 袁春梅)周末天氣晴好,市民紛紛外出賞秋,就在大家感嘆這份美好之時,一場霧霾緊隨而至。13日晚上至14日上午,市氣象部門連發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霾黃色預警信號。好在冷空氣來救場,今天霧霾將漸漸散去,傍晚開始氣溫有下降。
13日晚上9時9分,市氣象部門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我市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霧。這一預警一直持續到14日上午,昨日上午10時25分,大霧橙色預警信號解除。隨后,中午12時3分,氣象部門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
這整天的“騰云駕霧”讓市民分不清,到底是霾還是霧。市氣象部門專家表示,夜間和清晨是霧,白天那就是霾了。秋冬港城比較容易出現大霧,原因在于這一時節晝夜溫差比較大,地面溫度下降較快,在后半夜空氣中的小水珠就會增多,因此形成霧。
太陽出來,霧氣會慢慢散去,但為什么天空還是灰蒙蒙的呢?這就是霾了,是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渾濁現象。霾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霾中含有數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它們在人們毫無防范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疾病。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朱敏華介紹,昨日傍晚一股冷空氣已經開始影響我市,今天白天氣溫下降較為明顯,傍晚最低氣溫將降至7℃到8℃,明天早晨最低氣溫在3℃到4℃。在冷空氣的影響下,霧霾現象將得以緩解。
這個周末港城最高氣溫依然保持在19℃至20℃,天氣晴好,不過時至11月中旬,秋天也任性不了幾天了。從中長期預報來看,21日前后將有一股強冷空氣來襲,港城或出現寒潮天氣,冬天的腳步近了。
不過,本周天氣還是不錯的,總體來看氣溫略偏高,最高氣溫18℃至19℃,最低氣溫3℃至4℃,18日前后或有一次降水過程。
將霧天傷害降到最低
(□ 袁春梅 邵沛源)13日夜晚,一場大霧開始籠罩港城。晚上9時09分,市氣象部門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我市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霧。這一預警一直持續到昨日上午,昨日上午10時25分,大霧橙色預警信號解除。
秋冬季節,早晨常常會出現大霧。大霧不僅使能見度降低,影響交通安全,還會引發不少疾病。置身于這“像霧像雨又像霾”的環境中,我們該如何自我保健呢?
從氣象學上來講,霧就是空氣中的小水滴凝結。如果空氣很干凈,里面什么也沒有,那么霧就很難形成,因為沒有“結核”。一般空氣中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雜質和粒子,當它們和空氣中水分子相遇后,二者發生凝結,就形成了小水滴和小水晶,大量此類小水滴聚集就形成了霧。從水滴本身來說對人體是沒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小水滴要凝結到各種各樣的小粒子上情況就不同了。
“霧里面含有各種酸、堿、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其含量是普通大氣水滴的幾十倍,對人體健康構成巨大威脅。”市保健協會會長劉曉光介紹,大霧對呼吸系統影響最大,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哮喘發作等疾病。還會加重老年人循環系統的負擔,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氣管炎出現肺源性心臟病等。此外,由于霧可以遮擋日照,造成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那么大霧天,我們該如何保健呢?劉曉光建議,首先要注意躲霧,霧天盡量不要出門行走,更不要早起鍛煉,否則會造成呼吸加深、加快,從而更多地吸收到霧中的有害物質。非出門行走不可的,最好戴上口罩,防止毒霧由鼻、口侵入肺部。同時,要注意調節情緒,避免傷害身體。
其次,少開窗,在霧霾天氣時,最好不要開窗。確實需要開窗透氣的話,應盡量避開早晚霧霾高峰時段,可以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通風,時間每次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可以在自家陽臺、露臺、室內多種植綠植,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冠葉類植物,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
再次,由于老人和兒童的抵抗力較弱,建議老年人要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多飲水。此外,注意飲食均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高蛋白食品,必要時要補充維生素D。
如果外出,進門后首先清潔呼吸器官,勤洗口鼻。把這些灰全部洗掉,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除了這些注意事項,也可以在室內增加一臺空氣凈化器,幫助改善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