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婷婷 實習生 韓穎)昨日,市教育考試院舉辦的2016年高考第二階段(本三、高職專科類)高校招生咨詢會在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省內本三,公辦、民辦專科批次以及連云港周邊地區在蘇計劃內招生的100余家高校參加了咨詢會。
本地學校受青睞
在學校選擇方面,不少考生家長有本土情結,覺得不僅方便照顧,被錄取的把握也大一些。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地高校頗受熱捧,咨詢攤位前擠滿了人。
“我是理科生,考了312分,能上你們學校嗎?”在康達學院的咨詢點前,考生小王問道。作為本三院校中知名度較高的醫科院校,康達學院的優勢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很受歡迎。“我們學校今年有選測加分政策,A+加5分,A加3分,B+加1分,還新增了醫學信息工程專業,主要是為各大醫療單位提供計算機人才。此外,在我們學校就讀的學生每年還有機會到南京醫科大學等省內外醫科院校相應專業學習半年到一年,享受和本一學生一樣的學習平臺。”康達學院招生負責人陶嫄介紹。
留學熱升溫
在咨詢會現場,一些學校的留學服務項目及留學機構前也擠滿了人。筆者還未開口,手里就被塞滿了各種精心印制的“留學介紹”,搶生源的熱度較往年有增無減。
“你們這個項目拿什么畢業證?”在山東大學德國項目攤點前,一位考生家長很有興趣地坐下來咨詢。“我們是山東大學和德國大學官方合作的一個項目,主要是在山東大學學習語言再去德國大學讀本科,拿到的是德國的畢業證,德國那邊是免學費的。對國際學生還有本地學生都是這個樣子。”招生負責人介紹。在咨詢現場,像這位家長一樣有意讓孩子留學的不少。
據了解,為爭奪中國生源,越來越多的國外大學開始承認中國高考成績,而選擇讓孩子到國外“上好學”的家長也不斷增多。專家提醒,面對出國留學的機會,家長還是要理性。不光要有學業方面的考量,孩子的自理、自控能力等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專家支招
三本重校名,專科重技能
那么三本和高職的志愿應該如何填報?筆者特意采訪了圣達信教育的高考志愿填報專家趙華德,請他給廣大考生和家長們一些建議。
從挑大學的角度,趙華德建議“三本重校名,專科重技能”。掛靠在985和211大學之下的獨立學院因為依托的辦學主體實力較強,一般是三本成績考生們報考的首選,不管從師資或者學習資源上都比較優質。而且這類院校很多在大學所在地都是二本招生的,比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和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專科考生,可選擇分段培養(也就是常說的3+2),這種分段培養的學校學生畢業后,第一學歷是本科,所以往往錄取分數也會較高。另外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也可以考慮“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
從選專業的角度,三本和高職招生計劃中的專業基本都是“好專業”,但還是要建議考生們一定要讀懂專業后再去填報,不要根據專業名稱去“想當然”。建議優選省會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城市內的高校,另外還有少部分三本院校是與辦學主體學校在一個校區辦學的,這些都是考生們可以重點關注的。
此外,一定要重視江蘇教育考試院網站上給出的“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分段成績統計表”,這個表格反映出了第二階段還可以自由投檔的考生人數分布情況。建議考生把2015年的這個統計表一并下載下來,在自己所在分數段進行對比,看看自己所處的分數段人數(建議參考CC及以上)比往年多了還是少了,得到一個排名同分位比率,乘以分差,所得到的分差相對更具參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