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婷婷 戚躍瀟 吳笑笑)在朝陽初升的連云港徐圩港區,悠長鳴笛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貨輪緩緩靠向泊位。調控室內,年輕的調度員臧祥棟緊盯著全流程自動化控制大屏,上面跳動的泊位機械運行數據,承載著港口運轉的關鍵信息,也牽系著他的職業夢想。自2024年從江蘇海洋大學研究生畢業入職連云港徐圩港口碼頭有限公司以來,他便扎根碼頭一線,與這座港口城市相互成就。
■ 萌芽:
山海初逢 少年結緣港城
臧祥棟是山東省臨沂市人,小學時隨家人初次踏上連云港的土地,花果山的嶙峋奇石與連島的無垠碧海,瞬間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從那時起,我就被大海的魅力深深吸引。”這段童年記憶,宛如一顆悄然種下的種子,在歲月的滋養下,等待著破土發芽的時機。
2021年,臧祥棟考入江蘇海洋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攻讀碩士學位。讀研期間,他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大氣湍流對長程傳輸激光光場影響機理及多孔徑相干合成抑制方法”的研究工作。該項目研究成果為提升星地激光通信鏈路的穩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我國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系統筑牢了關鍵技術根基。
■ 抉擇:
入職徐圩港區 描繪職業藍圖
2024年畢業季,擺在臧祥棟面前的是眾多就業選擇。但深思熟慮后,他通過校招加入連云港徐圩港口碼頭有限公司。“這里有國內頂尖的石化產業基地,港口作為能源運輸的‘大動脈’,發展前景廣闊。”他眼中閃爍著光芒,港區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與他所學的自動化技術專長不謀而合,讓他看到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連云港優厚的人才政策,也成為吸引他的關鍵因素。作為重點引進的碩士畢業生,他享受免費人才公寓、每月生活補貼以及購房券。“社保交滿半年就能申領購房券,這大大減輕了未來在這里安家的壓力。”臧祥棟笑著說。徐圩港區立志打造“世界一流產業服務港”的宏偉目標,更為他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的職業藍圖,讓他堅信這里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工作之余,臧祥棟熱愛游泳健身,夏日的海邊常常留下他暢游的身影。“保持健康是實現目標的前提。”便捷的交通網絡讓他能夠時常返鄉。“這里有山有海有煙火氣,能夠很好地平衡事業與生活。”
■ 扎根:
挑戰自我 與企業共成長
初入職場,臧祥棟便遭遇了不小的挑戰。曾經安靜的實驗室被碼頭的嘈雜轟鳴聲取代,卸船機故障處理、輸煤皮帶巡檢、船舶作業協調等工作任務紛至沓來。“第一次見到5萬噸級貨輪卸煤,面對碼頭、輸煤棧橋的關鍵環節,頭腦中一片空白。”他回憶起剛工作時的情景。
他沒有退縮,選擇從最基礎的“笨功夫”做起。他緊緊跟隨著有著10多年從業經驗的師傅,穿梭在港口的各個角落。3個月的時間里,他跑遍了127號、128號泊位,摸清了每一臺設備的性能與“脾氣”。螺旋卸船機容易出故障的驅動部件、起重機鋼絲繩的磨損規律、輸煤棧橋粉塵監測的盲區……他都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流程圖逐漸成為他攻克難題的“作戰地圖”。
憑借自身扎實的數據分析能力,臧祥棟將船舶作業時間管理從傳統的紙質記錄轉變為動態模型。通過建立“一船一檔”數據庫,卸船各環節的耗時、故障原因清晰呈現。他提出的18項改進措施,大幅提升了雙泊位卸煤效率。面對煤塵污染難題,他積極推動封閉式卸船、智能噴霧降塵等技術的應用。
作為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的核心樞紐和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的重要依托,徐圩港區正朝著世界一流產業驅動型大港的目標大步邁進。“未來,這里必將成為長三角能源運輸的核心樞紐。”臧祥棟堅信,個人的職業規劃正與城市的蓬勃發展同頻共振,自己也將在這片廣闊天地中找到更大的施展舞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