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絕!云海獨“釣”,他不斷“釣”起浦東新高

【連網(wǎng)】 

1

上海建工集團塔吊師傅魏根生,在浦東開發(fā)開放的這些年里,比“姜太公”還牛,穩(wěn)穩(wěn)地沖著云海垂釣,吊起一個個重逾數(shù)噸甚至幾十噸的構(gòu)件,不斷“刷新”著陸家嘴、浦東乃至上海的新高度;更絕的是,他還把相機帶上云端,拍出了史無前例的“云圖”——以一個堪稱絕唱的角度,記錄了建設(shè)中的浦東,那些樓、那些人、那些事。

云中塔吊,是黃浦江東岸開發(fā)伸出的“觸角”

2

他的每一張圖,都有他親密的伙伴——塔吊。

獲過上海含金量極高的攝影雙年展銀獎的這張圖,彩虹如眼眸般張望著云霧飄渺中的樓群,云中塔吊的倒影若隱若現(xiàn),像極黃浦江東岸不斷生長的觸角……

這樣的拍攝機位,只能是塔吊駕駛室。

而獨一無二的攝影者,只能是塔吊司機魏根生。

3

這位土生土長的上海師傅,從空軍地勤退伍后開上了吊車,后來又開了塔吊。

有人結(jié)繩記事,魏師傅則是以在云端“釣”樓計時。

建K11大樓(香港新世界大廈),278米,耗時兩年;

建百聯(lián)世貿(mào)大樓,333米,38個月;

建環(huán)球金融中心,492米,40個月;

建上海中心大廈,632米,3年多……

金茂大廈的收尾工程,他也參與過。

他的人生,就這么被上海天際線“瓜分”了。

浦東“長”多高,他就站到多高。陸家嘴從“爛泥渡”長成國際金融中心,魏師傅零距離目睹并且記錄著。

高天流云之上擁有頂級浪漫,他成為浦東開發(fā)開放“神跡”的一部分

4

在魏師傅手中不斷長高的城市,也讓他自己目眩神迷。在云海之上,目睹魔都噴薄而出的光芒,如瞻“神跡”。神跡是被改革開放催生的,而他和他的塔吊兄弟們,就是這個“神跡”的締造者之一。

他的工作時間很長,早6點到晚6點。孤獨的塔吊駕駛間,唯有高天流云、晨曦夕陽相伴。他知道,他和地面很遠,但和世界很近。

5

有個老外說,全世界塔吊司機里沒出過攝影家,魏根生是獨一份。

1998年建金茂大廈時,他用傻瓜相機拍了這張圖片,心里感嘆:真高!

今天再看,那時年幼的東方明珠一枝獨秀,黃浦江兩岸高樓稀疏。然而,在鄧小平“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的叮嚀中,浦東迅即一飛沖天!

6

為了方便抓拍,魏師傅常年將相機放在駕駛室。

但他也錯過很多轉(zhuǎn)瞬即逝的奇幻鏡頭。塔吊司機太忙,工地上所有施工單位都搶著用,構(gòu)件、設(shè)備以及給養(yǎng)不吊上來,工程就只能干等。

連吃飯都只有一二十分鐘,一切只能見縫插針。

魏師傅最喜歡澄澈干凈“水晶天”,怎么也得多拍幾張。

有時機位不好,他會用對講機指揮其他兄弟將吊車轉(zhuǎn)到合適位置,讓鉤子正好懸停東方明珠塔或是金茂大廈上方,感覺一座巨型建筑,就這么被輕輕“釣”起,好白相。

今天年輕人愛講:皮一下很開心嘛?

魏師傅就喜歡“皮”一下,一幫工人兄弟能操控自如的最頂級的浪漫。

被雷“劈”過,喝過最“高”水平的鐵觀音,有體貼的女兒,魏師傅知足

7

吊鉤孤懸,寂寞難以想象。

高空沒有手機信號,一待一整天。空山不見人,但聞對講機。

心理素質(zhì)不好也不行。有次打雷,一只火球直接打到駕駛室窗上,

安全倒是沒問題,但當時眼前一黑,啥也看不見,饒是經(jīng)驗豐富如魏師傅也“抖豁”膽寒,有年輕些的塔吊司機直接狂哭……

其實,創(chuàng)造改革“神跡”有太多坎坷艱辛,云海之上也凝結(jié)著他們的苦澀汗水。

8

魏師傅在微博曬過一張照片:

“我在上海最高的駕駛室喝鐵觀音。”

其實,這壺茶并不悠閑。

檢索下日子就能發(fā)現(xiàn),2014年2月3日,農(nóng)歷大年初四!

他俯視著足下的蕓蕓眾生,想像著濃郁的年味兒,和自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9

茶不常有,這個小布偶則常帶,它與鋼筋鐵骨形成了萌萌的反差。

魏師傅從女兒的玩具中挑中了它,帶上云端,從1997年到2014年退休,一直放在駕駛室。

4年前,魏師傅退休,把它留在了駕駛室。

“這是我的吉祥物,希望幸運永遠傳遞……”。

10

1994年拍攝的陸家嘴中心綠地原址。 來自浦東檔案館

魏師傅常將寶貝女兒掛在嘴邊。女兒鼓勵他用單反,幫著他開微博。他在陸家嘴建金融中心的高樓,而女兒在張江科學(xué)城工作,這一家的兩代人,都和浦東開發(fā)開放難解難分。

為造南浦大橋動遷成了浦東人,魏師傅看著隧橋如梭的新浦東,不悔

11

陸家嘴輪渡站老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很多老上海人都難忘1987年12月10日陸家嘴輪渡事件的創(chuàng)深痛巨。那天,陸家嘴輪渡因大霧封江滯留人員過多,當時很多企業(yè)實行打卡制度,遲到就要扣獎金。爭分奪秒中,踩踏發(fā)生,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12

1991年,南浦大橋建成通車,黃浦江上第一橋   資料圖片

痛定思痛,飛跨黃浦江的過江大橋非建不可,1988年南浦大橋開工建設(shè)。

而住在浦西江邊的魏師傅家被動遷到浦東南碼頭,在“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時代,這樣的動遷并不令人愉悅。

但是,此后浦江之上,大橋隧道飛架穿梭。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上海以平均每兩年一座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等等。現(xiàn)在,擁有20余座隧橋互通,浦東與浦西早已融為一體。浦東,從被嘲笑的“鄉(xiāng)下人”,到上海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魏師傅一說起這個,眼角眉梢都是盈盈笑意。

13

魏師傅所在建工機械公司正在修建中國館,2008年

現(xiàn)在,每當經(jīng)過上海中心、國金中心、金茂大廈這“三件套”,魏師傅會不由自主駐足抬頭,回想在云端“釣”樓的日子,滿足地感嘆,“就像看自己長大的孩子”。

這話,真牛,也就魏師傅敢說哈!

他們勤勤懇懇建設(shè),溫情脈脈守望,撐起這個國家改革故事的桁架

14

不知不覺,孩子長大了。女兒大學(xué)畢業(yè)后,先下深圳又回浦東張江,在改革的前沿不斷闖蕩。

魏師傅看得“高”,她則走得遠。

15

一個起鉤,一個回轉(zhuǎn),是吊車的主要動作了。

歷史勾人回味。

28年,浦東這條天際線,從無到有,不斷刷新高度

眾多的浦東最基層的建設(shè)者如魏師傅,卻擁有最高的思想境界。

他們勤勤懇懇。

他們溫情脈脈。

他們小心翼翼記錄城市的變遷。

一草一木。

一磚一瓦。

撐起這個國家改革故事的桁架。

他們,是最草根的建設(shè)者,

更是云端上的改革守望者。

(圖片除注明外,均為魏根生攝)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相關(guān)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响水县| 巴塘县| 溧水县| 蓬莱市| 汝南县| 鲁山县| 扎赉特旗| 和平区| 稻城县| 广宁县| 枣强县| 行唐县| 兴隆县| 深圳市| 新竹市| 淮滨县| 呼和浩特市| 老河口市| 丰镇市| 辽中县| 甘德县| 多伦县| 桃园县| 河北区| 永川市| 邻水| 富宁县| 西乡县| 榕江县| 舞阳县| 博罗县| 中阳县| 定安县| 扶绥县| 绍兴县| 湟源县| 资中县| 洮南市| 刚察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