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昨日,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6月全市各鄉鎮(街道)降塵量。為了監測各個鄉鎮、街道的環境空氣質量情況,連云港市在各個鄉鎮、街道布設了93個降塵監測點,在市區鄉鎮街道建成47個環境空氣質量站點,縣區38個鄉鎮街道的環境空氣質量站點正在建設,還建設了418個視頻監控系統,以便找出影響城市大氣環境的“短板”。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副處長孫青科介紹,借助這些視頻監測系統,結合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可以隨時查看鄉鎮、街道周邊的情況,一旦該地空氣質量數據出現波動,就可以“按圖索驥”,為大氣管控和問題排查提供精準服務。
(無人船監測河流水體)
“千里眼”監測空氣,走航車監控VOCs……目前,越來越多的炫酷“黑科技”正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力量中來,發揮著它們的獨特作用。孫青科介紹,“連云港是一座狹長型城市,光靠環保執法人員跑,很難精準查找每一處城市大氣問題。為此,我們持續加大科技監測設備投入,不斷提升大氣精準管控的能力。”
本月,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的VOCs走航監測車、移動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車正式上崗。VOCs走航監測車可以對臭氧主要前驅物進行動態監測。跟隨工作人員,筆者探究了走航車是如何發現問題區域的。在走航車行駛過程中,車內的數據不斷跳動,實現邊走航邊監測。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我們通過對目標區域空氣進行實時采樣,在短時間內完成多組分混合氣體的分析監測,及時鎖定問題區域,為建立臭氧的精細化管控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精準施策提供科學有力的技術支撐。”據了解,此次同時上線的移動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車則可在車輛正常行駛狀態下對尾氣進行監測,及時鎖定尾氣超標車輛,同時對多車道機動車污染排放狀況進行監管,有效遏制機動車尾氣超標上路行駛的違法行為。
(工作人員在VOCs走航監測車內查看監測數據)
高效精準的環境治理調度,得益于近年來連云港市大力推進監控網絡的布局和信息技術應用。“以前沒有這些在線設備,我們只能一家一家派人去查驗,效率低且不精準,容易出現推諉扯皮現象。”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海軍介紹,現在通過技防+人防的方式,不僅提升了監控效率,也讓精準治理有據可依。
監督信息化提升了生態環境部門污染治理能力,也正引導城市精準治污。數據顯示,7月1日至7月15日,連云港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47.1%,城市優良率為86.7%。 (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 實習生 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