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日前,在連云港贛榆區宋莊鎮一處廠房的屋頂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施工,壘砌基礎墩、安裝支撐架、鋪設光伏板、組配零部件、調試逆變器,各項流程有條不紊,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安裝完成的光伏電板整齊排列,形成能量十足的光伏矩陣,為宋莊鎮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實現全面小康,貧困是最大的攔路虎。如果說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代表著“輸血”,那么產業扶貧則代表著“造血”。2020年,宋莊鎮將光伏發電項目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投資60萬元擴建光伏發電項目,做大做強光伏扶貧優勢產業。目前,該項目正在施工建設,預計6月份完工驗收實現并網發電,屆時將新增光伏面積800平方米,年發電量12萬千瓦時,收益9.7萬元。
早在2016年,宋莊鎮就已經開始探索光伏扶貧。當時全鎮共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703戶,雖然總體規模較小,但多為病災戶、年老體弱缺乏勞動力的家庭,依靠常規的技能培訓、就業幫扶實現脫貧的難度較大。按省文件規定,“十三五”期間,宋莊鎮每年可獲得省財政精準扶貧資金規模并不大。
為選好扶貧項目,發揮扶貧資金最大效益,該鎮深入分析精準扶貧工作形勢,廣開言路,廣泛征求干部群眾和專家的意見建議。考慮到光伏發電項目作為國家大力扶持發展的新能源項目,具有投資小見效快、建設周期短、管理成本低以及“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等特點,并結合宋莊鎮域范圍內有從事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企業的便利條件,在多次調研論證基礎上,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征求村民意見,最終確定開發建設光伏扶貧發電項目。
項目確定后,宋莊鎮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多方整合資金和資源,積極爭取各方支持,促推項目落地。項目選址方面,依托宋莊鎮與贛榆經濟開發區“區鎮合一”的特殊區位優勢,在不占用土地的情況下,使用6棟職工宿舍樓共1904平方米屋面用于項目建設。與此同時,將光伏扶貧模式與種養殖業相結合,在宋莊鎮多村探索“棚下種植,棚上發電”的新型農業生態模式,實現“農光互補”。
2017年8月中旬,項目順利完工并正式并網發電。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份完成發電量34.73萬千瓦時,實現年收益34.48萬元,有效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脫貧。該項目的實施,既發揮了省財政精準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解決了當地貧困戶無勞力、缺平臺、難發展的難題,又符合真扶貧、扶真貧的要求,為扶貧戶帶來了一筆可觀的、長期的、穩定的“光伏紅利”,實現了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一步,宋莊鎮將緊緊抓住產業脫貧、產業富民這一重要抓手,認真研究扶貧政策,科學精準使用扶貧資金,在厚植海洋漁業特色產業優勢的同時,充分發揮光伏產業的直接帶動和間接影響作用,在完善農業全產業鏈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中,實現強鎮富民。讓低收入戶不返貧持續增收,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王寧 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