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晶晶
在謝小華看來,新時期的水環境監測同樣需要工匠精神。由于謝小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保證了他面對錯綜復雜的工作不出過差錯,同事們和他一起開展監測心里覺得踏實。
1989年,畢業于上海水產大學水產養殖系海水養殖專業謝小華被分配到鹽城大豐特種水產養殖公司,主要負責海水養殖苗種生產和對蝦養殖工作。1992年,調入連云港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從事水產苗種的培育、海水養殖方面的技術研發及推廣工作,同時兼顧海水水質監測。2003年調入連云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工作,從事海洋與漁業生態環境的監測與評價和水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由于愛崗敬業,具有較強的業務技術,先后獲連云港市五一勞動獎章,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優秀科技人員二等獎,當年獲農業部水生動物類執業獸醫師資格證書。
監測工作的基礎和核心是監測技能。2003年,謝小華作為中心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和監測業務室主任,深感責任重大,唯一的辦法只有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
等級證書是開展相應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工作的通行證。2010年,國家海洋局在全國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行業中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等級證書的考試。謝小華專程去往上海參加了全國統一的理論和操作考試,獲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專業技術人員B級證書。B級證書現在為止江蘇只有2人,全國共34人,最高級別A證,全國6人,江蘇沒有。
2011年7月,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在南通舉辦首屆全省海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競技比賽,謝小華獲個人總成績第二名,二等獎。同年,國家海洋局和中國能源化學工會開展全國海洋環境監測技能大比武,謝小華通過自己努力和層層選拔,被有幸被選中。為了應對這次考核,謝小華不僅在前期工作中認真研讀理論知識,強化操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還在后期的統一強化訓練中不斷增強本領,并積極應對一次次規范操作強化練習。2011年9月22日,來自全國19個省(分局)代表隊的95名選手齊聚大連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經過長達四天理論和操作考試,謝小華獲得個人總成績列全省五名參賽選手之首,獲全國三等獎,成績在全國所有地級市參賽選手中名列第一。2012年12月,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又在連云港舉辦第二屆全省海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競技比賽,同樣經過三天理論和操作考試,獲個人總成績第二名,二等獎。2016年又獲第三屆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三等獎。
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主要任務是進行各種常規的海洋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評價,對海洋環境現狀力求做到“三個清楚”。平時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對檢測技術的改進做一些探討、對監測數據做一些實質性分析。2007年至今由本人主持和參與科研課題共六項,均已通過相關部門驗收,其中兩項由本人主持的課題通過驗收鑒定。
平時另外一項工作是用液相色譜法和液相串聯質譜法檢測水產品中藥物殘留,他是中心唯一能精準操作和使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的員工。江蘇省水產三項工程項目水產品中喹乙醇的檢測技術研究,2010年9月份通過江蘇省水產三項工程項目組的驗收鑒定。總結相關成果后在國家級刊物《理化檢驗》發表論文一篇,該論文獲2010~2011年度連云港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徹底查處了連云港地區部分水產養殖戶使用含有喹乙醇飼料的典型案件,中央電視臺在2009年3月29日的《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對此做了專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