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 張晶晶 楊虹
如果說一盞盞路燈是閃爍在城市夜空的一只只眼睛,那么路燈維修工人無疑是城市眼睛的守護者。他們不分晝夜,精心呵護著每一盞路燈,讓每一盞燈光照亮港城的大街小巷。徐海,就是其中的一員。
1998年,23歲的徐海脫下戎裝,來到連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團市政公用星辰照明公司,扎根在路燈維護工作的第一線。爬電桿、鋪電纜、巡查檢修,3000多公里的線路上,留下他艱辛的腳印。
22年來,他從一名普通退役軍人成長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能專家、全國建設系統(tǒng)勞動模范,展現(xiàn)了“藍領工匠”的職業(yè)風采和新時代產(chǎn)業(yè)工人的精神風貌。先后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評“全國住房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等。
22年如一日
扎根路燈維護第一線
見到徐海時,他正帶著工友們在路上正常巡檢。天氣已經(jīng)有些炎熱,身穿工作服的他已是滿頭大汗。“我工作已經(jīng)22年了,市區(qū)3000多公里的線路和400多個配電箱都印在我腦海里了。”徐海笑著說,從路燈安裝、更換、清洗、維護,到配電箱設計、設備改造,無不傾注了他的心血。
徐海所從事的路燈搶修工作,連接著千家萬戶。要做好全市6萬多盞路燈維護工作,排除安全隱患,必須要定期檢查每根路燈桿的基礎狀況;為了保障行人安全,必須要定期檢測每根燈桿的接地情況;為了保障線路正常運行,必須要時刻關注表箱的電源、電流情況;為了出現(xiàn)大面積不亮燈時能快速處理,必須要掌握400多個配電箱的位置在哪、故障在哪。
創(chuàng)新工作室
接力做好“傳幫帶”
“路燈維護工作看似很簡單:換個燈泡,換個鎮(zhèn)流器,接接線就行了,其實不然。路燈維護涉及的學問很多,例如變電所、箱變、表箱控制系統(tǒng)、無線電發(fā)射系統(tǒng)等等,這些都需要具備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徐海說道。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徐海憑著在部隊養(yǎng)成的那股吃苦耐勞的韌勁,刻苦鉆研工作技能,解決了工作中不少“疑難雜癥”。在他的提議下,全市螺旋保險全部更換為控關裝置,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增加了可操縱性;他制作了新型控制箱,解決了老式控制箱防塵、防腐和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路燈控制線路中加裝無磁隙電抗器,解決了局部地區(qū)電網(wǎng)電壓較高、嚴重影響電器壽命的問題,節(jié)省了大量資金。
一個勞模就是一個標桿。2014年2月,連云港市星辰照明以徐海為帶頭人,成立了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徐海帶領工友們針對生產(chǎn)和工作中的難題,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和技術攻關,開展技術培訓、高師帶徒等活動,在技能比武、勞動競賽中發(fā)揮示范作用。
堅守防控一線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020年,一場疫情突如其來。為了保障城市功能的正常運轉,徐海每天忙碌在守護“城市光明”的第一線。疫情防控期間,路人寥寥無幾,徐海卻一直堅守在崗位,日夜奮戰(zhàn)處理各類故障報修,保障城市照明安全運行。
徐海說:“非常時期,市民出行減少了,仍要對城區(qū)6萬盞路燈進行常規(guī)檢修,防止出現(xiàn)路燈電纜接頭松動、電器老化損壞等故障問題,我們要守護的不僅僅是責任和擔當,更是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zhàn)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