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工信)“從疫情發生以來,通過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我們已經獲得了上千萬的貸款資金,企業當前正開足馬力加快生產。”4月13日,記者在贛榆區厲莊工業集中區連云港海太爾防護用品有限公司采訪時,企業技術負責人王凱升連連感嘆,“這些資金真是雪中送炭。”
作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海太爾是連云港市防化手套生產的重點企業之一。疫情發生以來,市場需求旺盛,企業增資擴產要求迫切。聽到企業需求后,園區、工信、科技部門主動上前服務,為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爭取了應急資金,幫助企業購買原材料和設備。目前,企業新的廠房正在加快建設,企業發展得以延續。
協調保障,讓企業發展可持續
疫情發生以來,連云港市全面保障協調企業生產。各縣區積極行動,打通產業鏈條,加快推動相關配套企業復工復產。連云港市財政出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政府采購預留份額比例等“惠七條”,助力全市中小微企業平穩發展。連云港市科技部門為17家企業完成了“蘇科貸”備案,為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申請辦理貸款展期1750萬元。并及時為153家科技型企業下發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1164萬元。連云港市各級部門累計發送包車167趟次、復工人員3536人;為3194輛車備案辦理《疫情防控物資應急通行證》,發送應急和重點民生物資9.3萬噸。
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同海太爾一樣的市場主體,都面臨一系列的壓力。如何為他們紓困解困,國家和省陸續出臺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連云港市也于2月7日出臺印發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渡難關謀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積極幫助中小企業應對疫情造成的困難,堅定企業信心、共渡發展難關。隨后,各區、園區又出臺政策,對惠企力度再度“加碼”。連云港市工信局中小企業處處長任家庚表示,這些“惠”風勁吹,溫暖了萬千市場主體,也點燃了他們復工復產、達產達效、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信心。
減負降費,讓企業“輕裝”發展
截至3月底,連云港市免征市內醫院、疫情防護相關產品生產企業電梯26臺、鍋爐5臺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收費3.34萬元。減半收取餐飲、住宿業鍋爐11臺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收費1.68萬元。降低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電價、大工業電價的電力用戶(高耗能行業除外)的結算價格,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預計將減免電費1.3億元。全市7家市屬監管企業,預計減免租金3032萬元。落實職工醫保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征收政策,預計5個月共計可減免企業醫保費負擔費約3.28億元。通過線上簡易程序為1800余戶納稅人辦理2月申報期延期申報。
與此同時,連云港市還強化金融支持,幫助中小企業減輕融資負擔。并積極支持重大項目復工。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連云港市金融機構對納入省重大項目中的14個本地項目給予授信545.27億元,信貸及非信貸支持余額210.87億元。對納入連云港市2020年重點投資計劃內的46個項目給予授信172.77億元,信貸及非信貸支持余額82.81億元。
就業援助,讓企業用工無憂
截至3月底,連云港市開展線上就業援助活動145場次,提供就業崗位9.6萬個次,線上求職8.5萬人(次)。發布8期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崗位5782個(次)。為2171家2月已參保單位退費5615萬元。完成1343家企業穩崗返還在線申請,市本級第一批291家企業預計返還610.98萬元。接到企業培訓費申請80家,培訓人數2700人,申請預撥資金1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