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年來,連云港贛榆區發揮農業大區、漁業強區優勢,推動“電商大發展、產業創品牌”,電商食品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區電商交易額2017年為30億元,2018年上升至70億元,2019年憑借電商直播帶貨的熱潮,交易額突破130億元、快遞上行量超過6000萬件。轄區海頭鎮、石橋鎮快手平臺點擊總量分列全國第一名、第三名,海頭鎮被評為“中國淘寶鎮”,建成全國首家海鮮直播基地;大興莊村等5個村被評為淘寶村;秦家沙村等7個行政村被認定為省級農村電商示范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贛榆區從危機中尋覓商機,強化“質量+監管”,不斷提升本地特色食品質量,推動電商食品產業邁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嚴把源頭關
為生產流通輸送優質“原材料”
嚴把農漁產品質量關。農業農村部門重點對食用農漁產品生產過程進行風險控制,大力發展新型農業、漁業經營主體,強化執法檢查和技術服務,通過專項整治、抽檢監測、檢驗檢疫等方式,對本地出產的水果、牛羊肉、海鮮等特色農漁產品嚴格質量監管,從源頭上提升農漁產品入市前的質量安全。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市場監管部門對不符合生產經營條件的堅決不予準入,對無證無照食品生產加工“黑窩點”堅決查處取締,最大限度切斷不合格食品源頭。2019年共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生產單位14家。目前,全區累計發展農民合作社1510個、家庭農場450個、龍頭企業125個,其中市級以上示范社110個、示范場60個、龍頭企業96個,江蘇沃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特優水產品養殖面積占比達到85%,2019年新增有機、綠色等優質農產品品牌10個,“原材料”質量得到可靠保證。
嚴控過程關
為消費市場供應高質“好產品”
從業人員高素質是出產“好產品”的前提。贛榆區依托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贛榆培訓基地,2019年組織電商食品從業人員培訓4500人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通過釘釘在線課堂線上培訓電商食品從業人員1800人,有力提升了從業人員素質。檢驗檢測高標準是出產“好產品”的保證。市場監管部門督促指導食品生產企業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產品自檢能力,2019年至今為企業培訓檢驗員100人次。采用現場抽檢、網絡購買、快遞件抽查等方式加大抽檢力度,發現問題直接追溯生產源頭,直至搗毀線下加工“黑窩點”。完成電商食品類抽檢3100批次,合格率達到98%。消費需求高口碑是出產“好產品”的內在要求。推行電子溯源管理,企業主動落實主體責任,嚴格作業人員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把好質量關,以質量求效益。目前,贛榆區368家食品生產企業已復工355家,復工率96.5%,涵蓋調味品、方便食品、罐頭、水產制品、速凍制品、白酒等14個類別102種產品,為電商食品行業提供了豐富的產品選擇。
嚴守自律關
為行業發展注入不息“源動力”
推動行業標準化。贛榆區私營個體經濟協會、食品行業協會、食品電商協會、紫菜協會等行業組織,抱團外出學習先進經驗,自行制定行業標準、行業規范,定期組織行業交流,形成行業內自律機制,并成為暢通政府與電商之間的橋梁。2019年特色蘋果種植標準化、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標準化列入市級試點,黃桃生產標準化申報省級試點,黑林鎮獼猴桃、藍莓、大櫻桃等特色水果產業園農業綜合標準化試點通過省驗收。推動行業品牌化。牽頭做強行業品牌,引導、組織、協調食品電商開展商標申請、專利保護工作,培育發展了“海頭鮮”“果香黑林”等一批優秀品牌,品牌效益行業共享,帶動產業發展壯大。已獲批“贛榆梭子蟹”等6個地理標志商標、“水中參”泥鰍等8個集體商標、“蘆陽春”茶葉等25個馬德里國際商標,“贛榆紫菜”等12個地理標志商標、“恬美厲莊”等7個集體商標已上報待批。推動行業誠信化。積極參與電子商務領域放心消費創建活動,贛榆區電子商務協會被評為連云港市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先進行業。
嚴盯監管關
為規范秩序提供堅強“防護盾”
線上監管常態化。利用“電子商務監管服務平臺”對域內電商經營戶網上經營行為進行全方位監測,發現涉及虛假宣傳、售賣假貨等行為的,及時屏蔽并移交線索,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檢查,提高監管效率。線下監管差異化。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要求,對新進入網絡交易平臺、投訴率高、差評率高的電商經營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并不定期開展針對性的約談,發現問題隱患的責令限期整改,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責令停止經營活動。2019年累計檢查食品經營戶2400余家,責令整改120家。執法辦案效能化。把電商行業列為執法打假重點領域,對日常監管、投訴舉報、監督抽檢等發現的違法行為,及時立案,從嚴查處,決不讓網銷平臺成為市場監管的“法外之地”“真空地帶”,有效遏制利用電商平臺和視頻直播平臺售假售劣行為。2019年,共立案查處食品生產經營類違法案件238起。(成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