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我們村能有今天的發展,多虧了楊書記的幫助,真希望他在我們村多待些日子。”3月23日,東海縣新沭村村支書孫永對筆者說。孫永所說的楊書記,就是該村的市委幫扶工作隊員、連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團選派的扶貧干部楊現鑫。
楊現鑫是2018年5月來到新沭村扶貧的。剛到村里,他來不及休整,就挨家走訪。經過半月的逐戶走訪,楊現鑫了解到該村道路基礎較差,村民勞動生產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孩子到鎮區上學都要經267省道出行,省道上來往貨車,存在安全隱患。同時,村里收入來源靠出租河灘地、魚塘等,集體年收入不足5萬元,在冊貧困戶6戶15人,多數是老弱病殘。路不好,怎么致富?找到窮根后,楊現鑫立即和村干部、黨員談心,商定村里發展方向,最終確定了修好路、增集體、摘窮帽的總體思路。
理清工作思路后,解決修路的資金問題擺在眼前。楊現鑫多方面想辦法,兩年來先后為村里爭取到各方幫助修路資金90萬元,先后新建5條水泥路2200米。路修好后,解決了該村6個村民小組2000多人的生產生活出行難題,孩子上學安全問題也得到了保障,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認可,都夸這扶貧路修得好。
路修好了,下一步如何給村集體增收?楊現鑫剛到村里時,村集體年收入只有4.8萬元,貧困戶只能靠種地收點糧食來養家糊口。只有依托村里草莓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草莓種植,才能摘掉這個“窮帽子”,這是楊現鑫和村干部商議后形成的統一思想。時間不等人,跑項目、立項、爭取資金馬上行動起來。經過多方努力,2年來,村里成功立項爭取到項目幫建資金345萬元,通過流轉農戶土地110畝,幫村里先后建設草莓溫室大棚75棟。經過草莓大棚出租,2018年村集體當年實現脫貧目標,收入22.6萬元。村里原草莓交易市場年租金只有5000元,楊現鑫面對幾乎閑置的廠房,和村干部商定后通過采取公開招標、公開競價方式,使村草莓交易市場年租金由5000元增至15.1萬元,2019年村集體收入40多萬元。
為了幫助貧困戶銷售草莓,解決后顧之憂,楊現鑫積極對接后方單位金融控股集團,在金控集團全力支持下,分別在2018年、2019年春節前,幫助貧困戶銷售草莓1500多公斤,金額近5萬元,不僅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更增強了貧困戶通過種植草莓實現脫貧的信心。
通過采取“草莓特色+精準扶貧”的發展模式,如今,東海縣黃川鎮新沭村實現了貧困戶入股有分紅、土地流轉有租金、集體務工有工錢的目標,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持續增加。“雖然2年的幫扶工作任期已到,但我今后會時刻關注曾經戰斗過的地方,繼續發動我身邊的力量來幫助新沭村,在黨的扶持政策下,大家生活會越來越好的。”楊現鑫說。(周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