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莊婷婷 通訊員 于海南 錢正軍) 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不分晝夜地在第一時間前往多個疫點開展個案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只為獲取最翔實最準確的流調信息,為疾病確診、治療提供重要支撐。他們就是連云港市疾控中心流調組成員,趙興就是其中的一員。
“某某醫院接收到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2月6日,趙興一直監控的網絡直報系統彈出來一條信息,同時手機短信也收到了相同的預警信息,“請醫療機構所在區域疾控中心立即前往流調、取樣……”
接到指令后,流調小組第一時間奔赴病例所在醫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并取來疑似病人的檢測標本,再將調查數據和標本送往連云港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根據流調結果評估患者感染來源及疫情波及的范圍,以便后續開展密切接觸者的排查與管理。
流調中,流調人員需要直面確診患者,防護服是他們最親密的戰友。防護服嚴絲合縫、密不透風,一般人穿上十幾分鐘就會汗流浹背,十分難受。“這些都不算什么,有些人不理解,發脾氣都是小事,有人會故意隱瞞信息,這給我們工作帶來很多困難。但是,為了盡可能全面地了解病情信息,我們會一邊調查,一邊做好病人和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每次調查時長至少兩個小時,我們要盡可能地找到精準信息,不能放過任何可疑環節。信息采集回來后,要對信息做綜合分析,從中選取有價值的信息,對信息進行甄別,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與蔓延的疫情賽跑。”趙興說。
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疫情期間,連云港市疾控中心流調組24小時輪班進行調查。因此,從1月22日凌晨起,趙興就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主要負責流行病學調查、追蹤篩查密切接觸者、布點等工作,經常連續工作40多個小時不休息。“我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關,這個時候必須沖在前面。”脫下防護用品的趙興雙眼布滿血絲,一臉掩飾不住的疲憊。
有一次,他半夜12點多才到家,兩個孩子為了等他,都還沒睡,可短暫的親密只有半小時,他又得繼續奔赴“戰場”,孩子們舍不得他走,緊緊抱住他的大腿不松手。趙興噙著眼淚,掰開他們的手,消失在夜色中……
趙興的愛人是連云港市急救中心轉運組成員,也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線,承擔著將發熱、呼吸道感染癥狀患者轉運到醫院診治的任務。他們各自奮戰在疫情防治一線,很少能夠見面,只能通過電話互相勉勵、互相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