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羅東方)在連云港連云區墟溝街道西園社區,有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叫江玉芹,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16年。她用柔弱的身軀、堅強的意志,守護著自己的愛情、自己的家。
厄運連連 幸福家庭被重創
江玉芹和李遠全的家像每一個平凡的家庭一樣,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公公婆婆退休,李遠全靠開出租車為家庭帶來可觀的收入,日子過得其樂融融。2001年,江玉芹的婆婆被查出肺癌。生病的婆婆需要侍候,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照顧,江玉芹一咬牙,辭去了商場營業員的工作,專心侍候婆婆,哺育孩子。臥病在床的婆婆退休前曾是醫生,感受過太多人情世故的她,每天看著兒媳拖著疲憊的身子床前床后伺候,常常心疼得落淚。心地善良的江玉芹總是寬慰她:“媽,等你痊愈了,你也可以幫助我們呀。”然而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濃濃的親情并沒有挽救婆婆的生命。
婆婆生病治療花了20多萬元,這讓原本積蓄不多的小家庭一下子背負好幾萬元的債務。為了盡快還債,江玉芹重新工作,丈夫李遠全也托朋友介紹,在港口一個私人車隊里開起了翻斗車。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4年3月31日,剛上班10天的李遠全正在駕駛室作業時,突遇車輛支架斷裂,從座位彈起直撞車頂。李遠全幸運地從死神手里逃脫,但從此高位截癱,除了頭部能夠活動,其他部位均失去知覺,呼吸、消化、神經等各系統功能大幅減弱。呼吸不暢、糖尿病、褥瘡等并發癥也接踵而至。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一下子墜入了痛苦的深淵。
風雨守護 危難之處顯真情
面對丈夫癱瘓的殘酷現實,江玉芹咬牙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她辭掉工作,全心照顧丈夫,一點點學習高位截癱護理方法。“剛開始接手時,最大的感受是害怕。當時,他喉嚨里還插著一根一米長的管子,細小的護理失誤就能導致氣管出血。”她說,不僅是插管,丈夫體重90多公斤,對于瘦弱的江玉芹來說,幫他翻身、更換床單,也是一個重大考驗。
每隔兩小時便翻一次身,每天夜里12點和凌晨3點,更換尿袋,隔三岔五要為丈夫摳大便。16年的守護生活,早已讓江玉芹“習慣成自然”。
對于江玉芹的遭遇,父母看在眼中,疼在心上。明理的公公也私下給江玉芹做思想工作,勸她“不要堅持”,趁著年輕選擇更好的出路。丈夫李遠全在得知自己治愈無望后,更是用發脾氣、罵臟話甚至是絕食等方式,“逼”江玉芹與他離婚。
但江玉芹咬牙堅持了下來。“我很理解他的痛苦,原來家里的頂梁柱,現在卻成了這樣,心里肯定比我還難受。”江玉芹說,“我說不出他有哪點好,但是,對于我來說,他就是我的半個家,只要他有一口氣,這個家就還是完整的家,我就會繼續照顧他。這是我的責任。”
真情奉獻 撐起一個歡樂家
為了丈夫重樹生活信心,江玉芹經常勸導:“你身體不行,可是思想上不能垮掉,我整天忙里忙外的,不就是為了讓你感覺這日子還有奔頭嗎?”江玉芹每天陪著丈夫看電視,給他讀報紙,反復講述兒子成長的點滴趣事。她的真情感動了李遠全,讓他接受了現實。
“現在孩子上大學了,家里最困難的日子過去了,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的。”江玉芹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