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郝大寶:讓村民過上“花樣”生活

【連網(wǎng)】□ 張青紅 王文 李鳳之

昨日是國家扶貧日,連云港東海縣雙店鎮(zhèn)三鋪村黨總支書記郝大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獲頒“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微信圖片_20191018113158

微信圖片_20191018113132

(郝大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取“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他,用8年時間,從青澀大學生成長為村民信賴的脫貧領路人。

8年間,為破解花農(nóng)難題,他學習鮮切花種植、管理技術,成為“資深花農(nóng)”;為讓“兩不吃”群眾跟上脫貧隊伍,他拋開面子,一趟趟上門走訪……

連日來,在東海縣雙店鎮(zhèn)三鋪村和北溝村的溫室大棚里,村民們頻頻跟我們說:“郝書記真好!”

如何從“門外漢”養(yǎng)成“資深花農(nóng)”?

10月14日下午1點多鐘,三鋪村扶貧產(chǎn)業(yè)園,筆者隨機走進一棟溫室大棚。村民劉艷軍正在齊膝高的彩菊田里忙碌。

“9月5日種的,元旦就能上市。不知行情怎么樣,不過有大寶書記,俺也不怕。”劉艷軍說,去年郝大寶幫他找銀行貸了7萬元,總共投了18萬元建了2.2畝的大棚,光種絲瓜就掙了8萬元。貸款投錢,在以前他是不敢想的。

“三鋪村老百姓不愿意弄大棚。這個村是經(jīng)濟薄弱村,一旦失敗了,誰都負擔不起。”郝大寶說。

“老百姓不愿意弄,你幫他們辦貸款弄,你就不怕萬一?”筆者問。

“我也害怕。但我知道棚子只要技術跟得上,沒問題。我種過好幾年大棚。”郝大寶說。

今年32歲的郝大寶,2011年8月大學畢業(yè)后,到東海縣雙店鎮(zhèn)北溝村任村委會主任助理。剛開始,老百姓認為,他只是下來“鍍鍍金”,并不會真留在村里做事。

郝大寶沒有申辯,默默投入工作。北溝村有70%村民以種植鮮切花為生,而花農(nóng)們的煩惱是:缺少技術指導、銷路單一、鮮花銷售價格低,農(nóng)民賺不到錢。為改變這一狀況,郝大寶挨家挨戶走訪。走訪后,他向雙店鎮(zhèn)黨委提出,他進入當?shù)匾患沂〖夶堫^花卉企業(yè)去學習花卉種植、管理。之后,他自己租大棚試種鮮切花。經(jīng)過幾個月的學習摸索,郝大寶從種植“門外漢”,成為當?shù)?ldquo;最資深的花農(nóng)”。

微信圖片_20191018113145

(郝大寶在指導村民管理大棚花卉)

在實踐中,他摸索并推廣“百合種球冷凍催芽生根技術”,使花球成活率和開花率提高了20%以上。同時,他還編寫出《百合種植指南》手冊,免費發(fā)放給花農(nóng)參考學習。

在北溝村任職的6年里,郝大寶先后為北溝花農(nóng)引進試種并推廣高端百合新品種160多個,贏得市場“賣點”。他還帶頭創(chuàng)建占地30畝的“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帶動周邊100多個農(nóng)戶投入百合鮮切花種植,戶均年增收6萬元。

如何讓“兩不吃”村民真心信服?

因為工作出色,2017年6月份,在北溝村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的郝大寶,被破格提拔任雙店鎮(zhèn)三鋪村黨總支書記。

三鋪村由三鋪、梁圩、北澗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積10393畝、人口6012人。三鋪村與北溝村緊鄰。可這緊鄰的兩個村,卻仿佛隔了一道屏障。北溝村種鮮花大棚,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三鋪村種“一季小麥、一季花生”,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6年,三鋪村民人均收入不足9000元,是省定經(jīng)濟薄弱村。

一個窮村突然來了個年輕書記,大多數(shù)村民并不抱期望。當郝大寶向村民們提出要流轉(zhuǎn)土地搞鮮切花大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主要是兩點,一是沒有建大棚的地,二是沒人種。”郝大寶回憶兩年前的形勢。

“三鋪有土地承包給別人,到期了卻收不回來。我到村后,先整理合同,收承包到期土地。從以前的村干部開始,然后到黨員,其他人就跟著動起來了。”

“我們村干部要先‘理解’老百姓,他們有‘兩不吃’,一不愿吃苦,二不愿吃虧。”郝大寶一方面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接受新思想;一方面利用“黨群會”、鄉(xiāng)村“大喇叭”等講政策、擺實例、算細賬,宣傳“種一棟大棚花卉能頂幾十畝糧田”觀念。

TIM截圖20191018114540

(村民在采收鮮切花)

可即便這樣,仍有個別農(nóng)戶既不同意流轉(zhuǎn)土地又不想建設花卉大棚,郝大寶就帶領村干部上門反復做工作。

因為土地流轉(zhuǎn)問題,郝大寶帶著兩位村干部去村民李志文家做工作,對方不但不給好臉色看,當場撕毀了《土地流轉(zhuǎn)合同》,還把他們趕了出來,放土狗“追咬”他們。看到李志文家門外拴著牛,郝大寶讓其他村干部先走,他在李志文家門口繼續(xù)守候。3個小時后,李志文出來喂牛時發(fā)現(xiàn)他還站在家門口沒走,既驚訝又感動地說:“郝書記啊,你把工作做到這個份上,我服你了!”說完便拉郝大寶進家門,在流轉(zhuǎn)合同上簽了字。

“農(nóng)民好面子,很多時候就是爭一口氣。只要我們能拋開個人面子,放低姿態(tài)真誠交流,他們就會信服。”郝大寶感慨。

“以百姓心為心”。一家家走訪下來,郝大寶與群眾打成一片。三鋪村村民逐步認可并接納了郝大寶。

如何使貧困村“真脫貧”?

10月中旬,三鋪村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春習家的大棚里,最后一茬絲瓜掛滿藤架。

“今年,俺的絲瓜凈掙7萬元。加上先頭的西紅柿掙了兩三萬,沒到年底就掙了10萬元。”58歲的劉春習,曾因孩子重病傾家蕩產(chǎn)。種花一年就甩掉了貧困帽,老人臉上笑開了花。

“多虧郝書記,幫申請了5萬元3年貼息貸款,又幫找銀行貸了幾萬低息貸款;也多虧5個小青年帶頭干。這日子,兩年前不敢想啊。”    

2017年夏秋,與流轉(zhuǎn)土地工作同步推進的,是找人出來帶頭干。當時,郝大寶想,他在北溝村工作時,三鋪村就有年輕人到北溝玩,可以從腦子活的年輕人身上突破。于是,他就找到幾個小伙子反復做工作。3個月時間,三鋪村流轉(zhuǎn)土地800多畝,在劉亞男等5名年輕人的帶頭下,如期建起一棟棟花卉大棚,及時搶占了大棚種植的“黃金期”。

TIM截圖20191018112408

(大棚百合長勢喜人)

看到4位大媽有說有笑走出一棟大棚,筆者走了進去。大棚戶主正是26歲的劉亞男。兩年前,他借錢、貸款建了兩棟大棚;去年,他又建了一棟,分文未借。他說他的大棚跟別人不同,他自己只是管理,干活全部用村里鄰居,80元一天,有錢大家一起賺。

看到郝大寶,劉亞男說已跟親戚協(xié)調(diào)置換、流轉(zhuǎn)土地,馬上建第4個大棚。兩名青年,腳踏土地,意氣風發(fā)。

不僅為村民脫貧致富找好路子,郝大寶還為花卉產(chǎn)業(yè)銷售找好市場。為解決三鋪村鮮切花銷路不暢等問題,從2018年起,郝大寶牽頭開發(fā)了“花直達”網(wǎng)上銷售APP軟件,實現(xiàn)農(nóng)戶與客戶網(wǎng)上“面對面”、“零距離”交易。

兩年來,三鋪村已流轉(zhuǎn)土地2000畝,新發(fā)展花卉大棚500多棟,郝大寶為村民擔保和協(xié)調(diào)各類惠農(nóng)貸款資金1000多萬元,讓改糧種植花卉的農(nóng)戶年均增收7萬元。到2018年底,三鋪村173戶貧困家庭全部脫貧,三鋪村摘掉了“江蘇省經(jīng)濟薄弱村”帽子,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1000元。

如何在大浪淘沙中堅守村官初心?

“我不想搞假脫貧,請幾個大戶承包大棚弄虛假繁榮,也不滿足于讓少數(shù)村民獲利。再給我三五年時間,我要讓全村1000多個農(nóng)戶家家都能種上大棚,家家都有穩(wěn)定收入……”

在田野里,在大棚間,郝大寶坦言,8年前東海縣跟他同一批考取的100多名大學生村官,如今仍在村里的僅兩三人了,但他從來沒動搖過在農(nóng)村廣闊天地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初心。

他說,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大有可為。

三鋪村建起了“黨員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讓黨員們帶頭干給群眾看,并探索推廣“支部+合作社+農(nóng)戶”的發(fā)展模式,為村里的花卉種植戶解決資金、技術、種苗等難題,給村民吃下“無后顧之憂”的“定心丸”。

郝大寶還向上爭取到26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在三鋪村興建3190平方米的電商物流中心,三鋪花卉快速便捷直運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3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也在建設中。

“我們的育苗中心將直接引進荷蘭優(yōu)質(zhì)種球。未來,我們的鮮花會開得更美。”郝大寶信心滿滿地說。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西林县| 黑水县| 郎溪县| 长泰县| 吉木乃县| 酉阳| 庆城县| 保德县| 和田市| 江油市| 依兰县| 湘潭市| 高尔夫| 全椒县| 宜兰县| 安庆市| 合阳县| 酉阳| 且末县| 徐州市| 长汀县| 大田县| 米易县| 梧州市| 祥云县| 万源市| 双桥区| 通城县| 浏阳市| 多伦县| 乌兰察布市| 临邑县| 四平市| 湘西| 南阳市| 杭锦旗| 松潘县| 乌什县| 西平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