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肖婷婷 胡學鋒
“只要這土壤改良得好,不愁長不出好的果蔬。”9月19日,在海州區浦南鎮李德林的溫室大棚里,來自海門市農科所的研究員包衛紅手拿一根長枝條,直直地插進了泥土里,入土深度約30厘米。她說:“這大棚里的土質相當不錯,沒有板結,保水保肥性好,適宜種植果蔬。”見專家夸家里大棚土質好,一旁的李德林笑著說:“本是想請專家來‘把脈’問題的,沒想到專家一進大棚就夸起來了,怪不好意思的。”
家住浦南鎮的種植戶李德林建有9個溫室大棚,種有西瓜、葡萄、黃瓜等多種果蔬??墒窃诮衲?月份,他發現自家種植的黃皮紅瓤西瓜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陰天時西瓜葉子正常,可一旦遇到陽光或者到了正午,西瓜葉子就耷拉著,呈萎蔫狀態,嚴重影響了西瓜的產量與銷量。為此,李德林也問了不少人,可就是問不出所以然。如今,李德林見專家到來,再次問起了病因。
可眼下西瓜已經罷市,大棚全然不見西瓜的蹤跡,專家又該如何“把脈”?李德林一時懵了。
“有沒有拍下西瓜根部照片?”包衛紅問。
“有,我當時用手機拍了,找給您看看。”李德林的媳婦周芳在一旁回答道。
“你們看,西瓜根部發蔫,根毛稀疏,可能是得了枯萎病,也可能是這個新品種不抗枯萎,嫁接以后效果可能會好點。”包衛紅指著放大的西瓜根部照片說道。
外地專家緣何進到本土種植戶的大棚里“把脈問診”?原來,為拓寬省內外高校院所專家教授與連云港企事業單位的對接聯系渠道,深化產學研合作,及時破解企業技術難題,市人社部門組織開展了“百名專家科技服務進百企”活動,來自省內外的60名專家教授與我市51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對接合作。根據活動安排,專家們將前往企業生產一線,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而為了讓專家教授更好地提供針對性服務,在活動前期,市人社部門便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征集企事業單位在技術、人才和項目合作方面的需求信息。
“從鎮里得知這項活動后,我就報了名,希望外地專家到我的大棚里指點一二。”李德林說,他不僅想讓專家解決種植過程中的難題,還想讓專家推薦新品種,尋找新的致富門路。“我這人就喜歡嘗試新的東西,你看我這大棚:黃皮紅瓤西瓜是新品種,密植葡萄是新方式……”
在蔬菜大棚里,包衛紅結合土質特點,向李德林介紹起了甜瓜新品種,而李德林也流露出濃厚的興趣。“我推薦的是早熟品種,明年3月撒下甜瓜種子,5月中下旬結果,端午前便可上市銷售。”包衛紅說,“回去以后,我會把種子免費寄給你們,因為我們研發的新品種也需要你們這樣的示范戶來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