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王文
九月流金,物阜民豐。昨日,第21屆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在連云港市工業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美國、巴西、英國、法國、日本等65個國家與地區的700多位境外來賓參展,共襄農業盛會。據了解,本屆農洽會為期三天,主要有開幕式、展示與展銷、專題交流、投資貿易環境考察等系列活動。
熙來攘往的觀展人流中,不時晃動著外國友人的面孔;在各大論壇上,頻頻出現國外嘉賓和洽談商的身影;在國際展區,法國葡萄酒、新西蘭蜂蜜、泰國榴蓮干、俄羅斯牛肉、韓國青梅酒等幾百種來自原產地的農產品與消費者面對面。
隨著省農洽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國內外眾多企業、機構充分利用農洽會平臺強勢推介,尋找合作機會,這也契合了農洽會的主題———農業國際投資與貿易合作。而作為省農洽會的永久舉辦地,連云港也吸引著越來越多國內外客商的關注。
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境外參展商越來越多、參展產品越來越豐富,江蘇農洽會打開了一扇窗,成為連云港市農業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的良好平臺。
“一帶一路”元素融入農業嘉年華
本屆農洽會,“一帶一路”元素大放異彩。
上合組織聯合商業中心主任李明智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昨日上午,他在向記者介紹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系列展臺時說:“上合組織成員國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好伙伴。歡迎中國的農業企業來考察、投資,發展現代農業。我們的農產品質量好,希望借助江蘇農洽會這個平臺,把中國市場打開。”
“這是光陽第一次派團參加農洽會,以后我們每年都來。”在韓國光陽市副市長金明沅看來,連云港不僅擁有發達的農業生產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而且在農業科技、現代農業裝備等方面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相比優勢明顯,合作空間巨大。他說,光陽和連云港都是沿海城市,如若能深層次開展農業、旅游等產業合作與交流將有助于雙方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掀起了新一輪農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熱潮。為了讓更多的境外農業企業了解連云港、投資連云港,連云港市把農洽會辦出了“國際范兒”。來自巴西、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葡萄牙、馬來西亞等國以及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境外展位達270個,外展比例提升至30%,是歷屆境外展位占比最高的一次。
外資紛紛布局尋找“中國機遇”
農洽會開幕前,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筠說,希望能強勢推動連云港市招商引資工作,促成一大批效益好、規模大的項目落戶各縣區。目前來看,這一目標基本實現了。
據初步統計,農洽會期間將有94個項目簽約,總投資19.7億美元,涉及種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農業觀光休閑等多個領域。
“我很看好這個平臺,最直觀的收益當然是幫我們打開了中國市場,聯系到了代理商,簽訂了訂單。”在馬來西亞展臺,大聲吆喝“正宗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的劉金鳳告訴記者,江蘇農洽會邀請了全世界各地的農產品供應商,他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跟其他國家的展商對接,把源頭資源介紹給其他國家。
相對于產品展銷拿訂單的形式,今年境外展區還出現了電商互聯網的身影。在新西蘭展區,幾瓶風味獨特的野生蜂蜜吸引人們爭相品嘗。該蜂業合作社創始人錢昆在介紹蜂蜜的同時,還向觀眾推薦他們的網站。“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農洽會,是一次很有趣的體驗。”他說,新西蘭與中國距離遙遠,他們計劃采取電商的形式進行品牌推廣,打開中國市場。
不出國門就可購買世界農產品
活蹦亂跳的鰣魚,各種顏色的蔬菜瓜果花卉,只能在購物網站才能買到的國外優質農產品……與往年相比,今年農洽會規模更大,近3000種農產品參加展示展銷。
家門口趕集、體驗式參觀,農洽會讓每一位普通的參展觀眾,都實現了不出國門就能購買世界農產品的愿望。對于參展的外國客商來說,展會同樣也提供了一個雙向互動的平臺。
市民李愛貴家住連云港開發區,他專程起了個大早,約上朋友一起來“掃貨”。“澳大利亞奶粉,我嘗了嘗,也帶了兩罐回去,看看小孫子愛不愛喝。俄羅斯的鹵牛肉,幾十塊錢一包,吃起來真的挺香。”
全球最大的肉食加工巨頭巴西JBS集團旗下子公司賓利國際此次帶來了許多冷凍牛排、牛尾、蝦仁制品等前來展銷。副總經理于甜甜熱情地招呼大家品嘗煎好的牛排,她告訴記者,公司下一步會積極邀請JBS公司參與連云港的農業深加工和冷鏈物流項目的建設,引進國際領先的加工科技和著名品牌,促進連云港成為國際進口凍品大港和國際農產品集散地。
農業農村部原司長關銳捷說:“希望利用農洽會這樣一個很好的平臺,創新品牌農業,在質量興農、品牌強農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連云港市乃至江蘇、全國的優質農產品及燦爛農耕文化走出去,外國的特色商品和民族文化漂洋過海引進來。這既是“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化思路,也是各國農業交流融通的有效手段。一進一出之間,格局彰顯。通過農洽會這個窗口,人們看到的,是世界農業合作的未來在前方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