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莊婷婷 江榮
中秋月圓人不圓,此心安處是故鄉。竹杖青囊過天山,誰怕連醫精誠秉丹心……9月13日是中秋佳節,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檢驗醫師姚希在朋友圈發了一首詞———《定風波中秋》。而她的丈夫朱廣泉則應和了一首《沁園春疆域》。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姚希一家三口人卻在兩地三個地方。姚希在新疆霍爾果斯市,朱廣泉在新疆特克斯縣,5歲半的兒子則在連云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今年3月,姚希參加了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對口支援霍爾果斯市人民醫院。姚希一去就花粉過敏,但她克服言語不通、環境氣候不適應的困難,為當地帶去先進的診療技術。去年9月,朱廣泉參加援疆工作,在特克斯縣公安局巡防大隊古勒巴格街二環便民警務站任職至今。兩人共同援疆期間,雖然霍爾果斯距離特克斯只有200多公里,但夫妻倆一共只見了兩次面,一次是姚希剛到新疆時,還有一次是兩人結婚紀念日。
“我們工作都比較忙,假期通常都碰不上,而且兩地無直達車輛,去一次要坐車6個多小時。”姚希說。
如今,他們夫妻除了相互的思念,最想念的就是家中的父母和孩子了。中秋節當天,姚希上午照常去醫院工作,而朱廣泉中秋假期3天都要值班,2個人約定晚上利用空閑時間和兒子視頻。
“媽媽,你現在是上班時間嗎?要是上班,我就等你下班再視頻。”由于兩地有2個多小時的時差,兒子經常分不清姚希的上班時間,每次都會懂事地問一聲。當得知媽媽下班了后,小家伙高興地抱著手機聊起來:“媽媽,你吃月餅了嗎?我們幼兒園老師說中秋節要吃月餅,還說月亮上有個小兔子,等你回來了,帶我去買個小兔子吧。”
看著兒子,姚希有點酸,但很快控制好情緒,和孩子聊起天。這時,朱廣泉也加入進來,一家三口在中秋之夜通過視頻享受著這難得的溫馨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