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泗洪為農民群眾打造不一樣的幸福生活圈

【連網】2 副本.jpg

(速新聞記者 高媛媛 通訊員 盧經緯 顧佩佩)仲夏時節,走進宿遷市泗洪縣四河鄉淮上明珠新型社區,一排排樓房外墻粉刷著白色或灰色的墻漆,顯得整潔利落。戶與戶之間,貫通著一條條筆直的水泥路,干凈而平坦,一派美好的鄉村風光迎面撲來。

1 副本.jpg

“以前我們住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的瓦房,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一年前,搬進了新社區,住上了樓房,建筑面積170多平方米,寬敞舒適。”村民宋開淮高興地告訴記者:“這里還有健身器材等設施,感覺跟城里沒什么區別。”

拆掉舊房子、搬進新房子,已成為泗洪農民的新期盼,也是鄉村振興的需要。“進入新時代,農村不僅需要美觀舒適的房子,還應有平整干凈的道路、方便完善的水電氣網配套,更要有良好的教育、醫療服務和就業發展空間。結合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將集中解決飲水安全、醫療衛生、基礎教育、環境整治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農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泗洪縣委書記王曉東說。

高標準農房開啟了新生活

敲開峰山鄉后窯居委會居民汪承穎的家門,兩層小樓,建筑面積151平方米,一樓有客廳、餐廳、廚房,二樓有3個臥室,寬敞明亮,屋內家電齊全,環境整潔。

“以前,做夢都不敢想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樓房。相比之前村子里臟亂差的環境,現在真的很幸福。”汪承穎家的這兩層小樓,房價每平方米1000多元,連裝修一共20萬元。“利用拆遷補償款和家里的一些積蓄,加上政府幫助貸款,房子的問題解決了。村里大多數人家也都這么做,沒什么壓力,大伙都能承受得起。”汪承穎娓娓道來。

4 副本.jpg

據了解,峰山鄉后窯農民集中居住區住房提升改造工程占地552畝,已建成房屋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586套,改造提升后可增加安置房源245套,小區共可入住2500余人。“今年,鄉里爭取了4000多萬元資金用于提升小區整體環境。新建休閑廣場1座,安裝路燈210盞,增加綠化面積7萬多平方米。”峰山鄉副鄉長石宇說,按照“五通八有十到位”要求,配套建設綜合服務中心、便民超市、文體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窗外果菜蔥郁,檐上鳥語花香。最讓汪承穎高興的是,他家后面還有塊統一規劃的小菜地。“在地里種點小蔥、青菜、黃瓜啥的,就夠一家人吃了。”

石宇告訴記者,鄉里在規劃時就充分征求農民群眾意愿,大家都希望還能有塊“一畝三分地”,一方面能滿足自家吃菜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讓種地的本事有用武之地。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詩里描寫的農家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在今日泗洪得以重現,一幅更加多姿多彩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泗洪大地徐徐展開。

“家門口”就業鼓起了錢袋子

集中居住,農民進城,就業發展空間在哪里?

泗洪縣順應農民群眾普遍意愿和城鎮化規律,在布點上注意與土地利用、城鄉建設、產業布局等規劃有機銜接,以此為契機優化城鄉空間布局,統籌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狀況、吸納就業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系統謀劃、分步實施。

在位于峰山全民創業園的泗洪縣峰森木業加工點,記者看到,20多個年輕人在生產線上忙著拼裝木質家具。“我們是按件計酬,多勞多得,人均一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據加工點負責人王鵬展介紹,在這里上班的都是本地村民,此外園區還有鋼管廠、服裝廠、紡織廠等,能夠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

5 副本.jpg

農民集中居住后,土地連片,適合規模經營,農民還可以跟著大戶賺錢。后窯居委會的北側就是峰山鄉碧根果產業基地,占地約7000畝,其中豐產林約1000畝,育苗基地600畝,是全省最大的碧根果豐產示范林和高標準碧根果育苗基地。

這是峰山鄉“基地+企業+合作社+低收入農戶”模式的一個成功典范,目前基地共帶動了周邊村居12戶低收入農戶參與就業,今年69歲的陳仲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連日來,陳仲先和其他村民們都在忙著移苗、運苗、栽植。“我們都住在這附近,在這里做工一天能賺六七十元,日子越來越好了。”陳仲先告訴記者。

綠意染田間,清水潤大地。行走在峰山鄉碧根果產業基地,成片果樹綠意盎然,讓人心曠神怡。

石宇說,碧根果種植效益雖然好,但要3—5年才能掛果,5—8年才能進入豐產期。為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成功探索出了林藥間種、林經間種等復合經營模式,在林間間種杭白菊、瓜蔞、白芍、山芋等中藥材及經濟作物。“‘企業+農戶’,農戶負責回收,企業統一加工,收獲時節不一,不僅能讓村民們隨時都有活兒干,還有效解決了前期收益問題。”

網格化服務方便了眾鄉親

人口集中居住,原來的自然村莊沒了,村民管理怎么辦?泗洪縣探索實施網格化服務管理,不讓混住村民成為“斷線風箏”。

“我們在集中居住點試行‘村居黨支部引領,小區黨建工作站、便民服務站、物業辦公室聯合網格化管理’模式,每棟樓配備一名網格員,人在網格中忙,矛盾在網格中化解,有效地解決管理難題。”石集鄉瓦房居委會主任石奇旭說。

為方便群眾,在集中居住區,小區工作人員還為居民提供代辦各種證照、代繳水電費用、代為提供求職信息等業務,每天前來辦理業務的村民絡繹不絕。

瓦房居委會5500畝土地全部流轉,村民大多加入勞務合作社或進入企業打工,但孩子們缺人照看。“如果孩子得到照看,在這里打工的家長就不需要早早回家,保證了工作時間,增加務工收入。”石奇旭說。

3 副本.jpg

石奇旭和居委會其他成員商量后,在居委會服務中心建設了“兒童之家”,安排專人輔導孩子看書、做作業,直到家長來接走。石奇旭說:“自從有了‘兒童之家’,孩子們放學有去處,家長務農、務工不擔心。”

居住條件改善了,家門口還能打工賺錢,這樣的集中居住區,農民愿意搬,也能待得住。“今年,全縣計劃新建、改擴建、提升改造農民集中居住項目各7個,實現1.33萬戶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王曉東說。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湘乡市| 伊春市| 旬阳县| 湄潭县| 大姚县| 安陆市| 新邵县| 余江县| 贞丰县| 张家港市| 辽中县| 龙泉市| 罗平县| 南和县| 垣曲县| 台南县| 高密市| 盘锦市| 奉新县| 荃湾区| 岳西县| 达州市| 凤翔县| 竹山县| 伊宁市| 兴安县| 突泉县| 茌平县| 长垣县| 南皮县| 遵化市| 腾冲县| 济南市| 灵丘县| 尼木县| 玛沁县| 绥中县| 鱼台县| 内丘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