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截至8月16日,通過多年的改革試點探索,幾十年來幾乎處于無人管理狀態的亭湖區261個老舊小區,在蘇北城市中率先基本實現整體托管,引起鹽城市內外多方關注。
事情也許不能稱奇,卻為人稱道。
做成實屬比較繁難,但卻事關19萬人生活環境的優劣。
截至8月16日,通過多年的改革試點探索,幾十年來幾乎處于無人管理狀態的亭湖區261個老舊小區,在蘇北城市中率先基本實現整體托管,引起鹽城市內外多方關注。
老小區新貌“驚艷”居民
嶄新的警務室,郁郁蔥蔥的綠植,整齊劃一的停車位,淡黃清新的住宅樓,記者眼前的北港畢華麗小區跟新小區沒有什么兩樣。
該小區始建于1997年,過去由于常年無人管理,破舊又凌亂。“別看我們這兒只有3幢樓,要是沒人管肯定不行。”8月14日上午,小區保安輔建軍在警務室值班,他在小區住了20年,說起這里的變化便滔滔不絕。小區曾因為規模小、建設標準低,沒有物業公司愿意接管,家家戶戶每個月在水費里多扣4塊錢,作為垃圾清運費,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物業服務。從今年4月起,這里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菜園變成了花園,垃圾堆變成了分類垃圾桶,亂堆亂放的雜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的道路。
小海新村則是一個開放式的老小區。小區有28幢樓,住著1078戶居民,多年來缺乏物業服務。“小區設施落后,因為沒有監控設備,時有電瓶車被偷的事發生。”蓮花路社區工作人員於文彬說,“以前居民自家下水道堵了、房頂漏了都來找社區。社區往往力不從心,更關鍵的是,這些問題多治標難治本。”
“調查顯示,90%的居民支持由物業公司進行管理。”蓮花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錢志芳日前欣慰地告訴記者,現在社區為小區引進了物業公司。每戶居民每年繳納100元的衛生保潔費,其余不足由社區進行補貼,主要負責小區保安、保潔、保綠等服務工作。家住33號樓的小區居民蔡素娟說:“現在到處都有路燈和監控,電瓶車擺放有序,大家都很放心。”
亭湖區住建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像這樣舊貌換新顏的小區,已經從過去少數小區的試點,轉變為全區面上的整建制改造。去年,該區托管了45個老舊小區。今年又新增托管了216個老舊小區,小區托底管理覆蓋了主城區所有無人管小區。
創新模式開辟“托管”新路徑
難于整治管理的老舊小區,有的系單位家屬區轉變而來,隨著企業改制,原先的單位不再對其管理;有的是基礎設施差需墊資維修,物業公司進入后因負擔重又選擇退出;有的是居民沒有花錢買服務的習慣……
怎么因區設“管”?
梅苑新邨是某集團職工住宅樓,2013年該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任步寬、王學管、范愛民三人從單位退休后,成了梅苑新邨的“新管家”。
8月15日一早,按照規定,任步寬把7月份業主委員會收支情況貼到小區公示欄,“照明、保綠、監控、人員工資等各項費用,一個月開支有6000元左右。”老任說。他的桌上放著7本臺賬:干粉滅火器檢查記錄、小轎車管理費臺賬、業主電動車用電臺賬、監控視頻登記臺賬……清楚地記錄了相關情況信息。
梅苑新邨目前聘有專職保潔和水電工各一名,停車場、電瓶車棚、健身廣場、公共廁所一應俱全,小區內道路整潔,綠化美觀,管理井然有序。而在幾年前,現在的停車場還是一片垃圾場。老任告訴記者:“小區所在地大洋街道育才社區,幫助指導他們成立業主委員會,提高業主參與度,讓基礎性物業服務得以在小區有力有序開展。”
“‘一區一策’,靠實擬訂各小區托底管理的實施方案,讓能引進物業企業托管的,優先考慮引進物業企業;業主愿意也有能力實施自治、自主管理的,支持其自治管理;無人托管的,由街道社區負責兜底。”亭湖區物管中心主任顧鵬介紹。
紡南社區黨總支書記楊宇宏告訴記者,北港小區一東一西兩塊區域,中間只隔一條馬路,為了節省開支,由社區聘用小區內2位困難戶擔任小區保潔和保安,物業費政府補貼0.18元每平方米每月,居民承擔0.12元每平方米每月,“算下來每戶人家一年繳納的物業費在100元左右,就能享受各項基本的物業服務。”
截至目前,全區今年新增的216個小區的托底管理工作已全面付諸實施,其中聘請物業公司代管的小區有7個,社區托管的有209個。
聚合各方力量推動良性發展
有這么多的老舊小區需要整治管理,相關資源的集聚是當務之急。
違建嚴重,不易拆除就是難題之一。“剛來的時候,垃圾就清理了上百車。”九鼎物業公司項目經理劉明虎說,曾經的小海新村一些住戶,隨意占用公共空間,用鐵皮、木板等私自搭建小車庫等。“為了拆違,我們做了不少思想工作,但是收效甚微。”於文彬說。
亭湖采取政府出資重建車庫,以成本價出售給小區業主,受到周邊居民的歡迎,拆違工作得以有效推進。外墻粉刷修補、排水管網翻新、重新澆筑瀝青路面……小區的整體面貌也在短期內得到極大的改觀。劉明虎說,得益于老舊小區整治,大大降低了物業公司的前期管理壓力。
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參與老舊小區整治管理,政府是龍頭。堅持“屬地管理、業主自治、市場主導、政府支持”的原則,近兩年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總投入達5900萬元。長效管理目前主要包括居民繳納的物業服務費,以及市、區兩級獎補等幾種來源。
實行專項督查。全面考評各小區托底管理的實際成效,并量化打分。達標的小區全額發放區政府托底管理補助資金,不達標扣減補助資金,用于獎勵先進小區。年終評選出托底管理先進社區12個,獎勵每個先進社區現金5萬元。
近年來,陽春小區內有44處違章搭建,在文峰街道的精心組織下,被一次性全部拆除。小海新村等小區成立由老黨員、網格長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的物業管理委員會,對小區物業服務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同時提醒小區住戶自覺繳納物業費用。
與此同時,亭湖大力倡導街道和社區著眼長遠,探索成立自己的物業服務機構,力爭闖出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路子,把社區治理與物業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推進無主管理小區物業服務向市場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