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2018年,在首批“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中,江蘇泰州向新疆昭蘇縣援派了18名支教老師,支教時間為一年半。如今,該計劃的第一批援疆教師即將結束支教工作。但泰州有2名老師選擇繼續留下,他們是在昭蘇縣第二中學任教的楊進山和譚義專老師。
楊進山(前左二)、譚義專(前左三)和昭蘇的學生合影
楊進山:妻子愿陪他繼續支教
楊進山,41歲,興化周莊高級中學的高中英語老師,從教18年。在他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去邊疆支教。2018年,楊進山的夢想隨著“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實現了。到昭蘇后,他教昭蘇縣第二中學初三班的英語。
“這里的學生,英語課程開展較晚。有的是從三年級開始學,有的從六年級學,還有的上了初一才開始學,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為了教好他們,楊進山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盡心盡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所教班級的英語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楊進山老師和學生們在一起
支教工作即將結束,楊進山經過考慮,選擇留下繼續任教一年半。他對妻子張艷說:“我教的是畢業班的學生,下學期學生們換新老師會不適應的。”妻子則回應:“我懂你”。
這一頭,楊進山決定繼續留在昭蘇。那一邊,同為教師的張艷則背著他申請了去昭蘇支教的名額。“丈夫去昭蘇后,我們一家人都以他為榮。今年暑假送他回昭蘇,我在那里住過幾天。當地人都很熱情、淳樸,那時,我就下定決心要追隨他的腳步。”張艷說。
譚義專:不想和學生們說再見
譚義專,47歲,從教26年,援疆前在興化市臨城中心校任職,到新疆后教昭蘇縣第二中學初三班的語文,同時兼任副校長一職。
擔任副校長期間,譚義專在昭蘇縣第二中學推出了新的教學舉措,并初見成效。“我想繼續留下來,把這些新的教學舉措鞏固好,把學校的教學質量再提升一步。當然,我更不想和這里的學生們說再見。”譚義專說。
譚義專老師為學生輔導功課
對于自己的選擇,譚義專在給愛人的家書中這樣解釋:“我答應過你一年半的援疆支教結束后就回去陪伴你。然而這次寫信給你,卻要告訴一件令你失望的事。
昭蘇雖然氣候惡劣,屬于五類高寒地區,但大山草原培育了這里特有的人文景觀。來到昭蘇后不久,我就感知到這里人們的熱情純樸,這里的同事愛崗敬業,這里的孩子質樸可愛,這里的花草都特別美麗,這里的冰雪像童話一樣純凈。
通過近一年半的支教,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這里的孩子們特別需要一批優秀的教師來做他們的引路人。我也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我在這里更能發揮個人價值,這里更需要我。為此,我決定繼續援疆,我相信深愛我的你定會理解與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