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侍敏 通訊員 張艷麗)不論你參加社區黨建活動,還是環保、文體活動,抑或為社區義務巡邏,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然后憑積分到社區領取相應的“小福利”。近日,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的黨員群眾參與社區共治,打造“有高度、有溫度、聚人氣、接地氣”的黨群服務中心,連云港海州區幸福路街道文化社區的“黨員之家積分銀行”正式上線。
(文化社區“黨員之家積分銀行”上線)
社區工作人員劉人瑜介紹,文化社區“黨員之家積分銀行”,實行志愿服務“積分制”,每名黨員志愿者有一本積分存折,工作人員定期對黨員參與者進行考核評分。
(志愿者展示積分存折)
“人家存錢,我們存奉獻、存服務、存愛心,這本存折意義大、價值高。”昨天上午,在海州文化社區居委會領到一本嶄新“積分存折”的老黨員胡尊萍高興地對筆者說,現在黨員參加社區活動,都能獲得積分,這些積分還能兌換相應的小禮品。另一名領到“積分存折”的老黨員孫希科也表示,當初參加社區活動就是為了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奉獻社會,沒想到還會有小小的回報。“今后我們還會參加更多的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積分存折及積分兌換項目)
那么,黨員志愿者服務積分是如何換算的?據介紹,黨員們的積分由“參與活動或志愿服務時長乘以考核評分”得來,作出特別貢獻的可以進行額外加分獎勵,社區群眾參加新時代文明創建活動根據時長也可以獲取積分。“黨員的積分以黨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我們每個月都會進行積分集中登記,還會建立黨員存折電子檔案。”
(可用積分兌換的小禮物)
據了解,積分包括黨建活動、環保活動和文體活動三個部分,譬如參與1次“三會一課”學習可獲得1分,參加創文義務巡邏累計達6小時可獲1分;社區工作人員每月核實黨員個人積分情況,依據其志愿表現、工作成績、履行義務等,進行額外積分獎勵。黨員所得的積分在“積分存折”上逐一記錄,黨員可定期前往社區兌換相應物品,領取生活“小福利”。這些“小福利”除了一些生活小物品,積分多少還將作為“最美志愿者”“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的重要依據。
(社區工作人員向黨員群眾介紹積分存折的功用)
據悉,下一步,文化社區黨委還將完善黨員之家積分管理機制,抓好積分公示重要環節,擴大積分銀行普及面,吸引和激勵更多的社區普通群眾加入社區自治行列,用黨員群眾的正能量推動社區服務再升級。“我們相信,存折積分制將會從一顆小種子,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實現為轄區居民撐起共同家園的美好愿景。”劉人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