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崔玉婷 何康鵬)新開通游10路、游11路、38路3條旅游公交線路,對原有的33路(優化后線路更名游12路)和B20路2條公交進行了優化調整,共計增加128個班次公交車……筆者從日前連云港市連云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提升城市旅游交通服務品質,實現景區之間有效連接,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連云區和連云港市運管、交通集團等單位聯合,依據連云區現有公交網絡布局,打造“一主兩次N站”集散中心旅游公交體系。此次公交線路調整優化后,公共交通不僅覆蓋東部濱海地區所有核心景區,還將快速有效地把東西兩大城區串聯起來,這也意味著連云全域旅游交通大動脈徹底打通。
(連云區“一主兩次N站”集散中心旅游公交體系示意圖)
據了解,連云區自2016年獲批國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立足山海旅游資源稟賦,累計投入近30億元,主攻連島、海上云臺山、新城海濱旅游度假區三大核心文旅板塊。2018年,全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4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0億元,較創建期前分別增長59%和38.3%。即便如此,區內卻一直沒有能夠讓各景區之間直接通達的公共交通,阻礙了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快速公交)
為進一步發揮公共交通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打造“便捷、順暢、文明、安全、綠色”的旅游環境,有效實現全域景區融合聯通,依據連云區現有公交網絡布局,經廣泛調研,連云區和運管部門多次調研,在連云港市公交公司的積極配合下打造“一主兩次N站”集散中心旅游公交體系。即以墟溝火車站旅游集散中心為主中心,國展中心集散中心、連云古鎮集散中心為次中心,連島、宿城、高公島、連云新城等若干個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服務驛站于一體,實現景區聯通和游客的高效集散。
(市郊列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游客,連云旅游率先提出了集散中心的概念,目前正結合墟溝火車站站前廣場一并規劃建設,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位于墟溝火車站西側。“從地理位置看,墟溝火車站處于連云區各大景點的中心位置,連島浴場、連云新城、連云老街、海上云臺山和高公島等景區以此為中心分布。從人流量看,隨著市郊列車的開通,再加上常規公交、BRT在此始發、中轉,墟溝火車站人流量將迎來井噴式增長。”連云區副區長焦旺運說。在此基礎上,通過國展中心和老街兩大次中心分擔主中心交通壓力,保證公交線網與市郊列車的有序對接。
此次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后,38路首末站為墟溝火車站和連云新城,游10路首末站為連云新城和連島浴場,游11路首末站為海上云臺山和連島浴場,游12路首末站為海上云臺山和高公島柳河村,B20路經體育中心過連云港開發區到連云區政府。從外部看,新增公交串聯BRT、市郊列車,從內部看,新增公交串聯連島、海上云臺山、連云老街、高公島、國展中心以及連云新城等旅游資源富集區和重要旅游節點。5條公交線路的優化調整,將實現東部城區公交無縫對接,對構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體系,展示山海連云旅游新形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