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芳 通訊員 宋芹 許元麗) “老鐵們,出海回來了,咱煮上一鍋最新鮮的皮皮蝦,吃咱就吃最新鮮的,喜歡的就給個雙擊,加個關注,體驗漁民生活!”在贛榆區海頭鎮朱蓬口的漁船上,網名為“彩云海鮮”的漁民正在錄制烹制海鮮的短視頻,這是他在快手上的第694個作品,視頻發布3小時里已經獲得了816個評論,11萬個贊。近年來,在連云港贛榆區海頭鎮的村頭碼頭船頭,時常可以見到用手機拍攝短視頻進行海鮮直播的漁民。遇到退潮,還有三五成群的附近村民在沙灘上進行趕海直播。
▲一個商戶在直播銷售海鮮
如今,快手、抖音、火山小視頻等直播平臺成為贛榆海邊農民對外展示、探路致富的“新農具”。日前,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快手上的幸福鄉村”長圖報告中顯示,2018年快手上播放量前十強鄉鎮中,贛榆區海頭鎮、石橋鎮在前三甲中占了兩位。其中奪得快手播放量首位的贛榆海頭鎮播放量為165億,遙遙領先于第二位浙江橫店,第三名贛榆石橋鎮為65億。
▲2018年快手播放量前十強鄉鎮
點開名為“海鮮派對”的淘寶店鋪,蟶子、扇貝、蝦婆、八爪魚、牡蠣等時令海鮮應有盡有,這家店鋪就是由海頭鎮大興莊村村民開設的。昨天,記者在與店家交談中得知,到早上10點左右,已經有9單生意,營業額1755元,今年來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46.85萬元。
據了解,在海頭鎮大興莊1400多戶居民中就有近500戶從事海鮮電商產業的。除了大興莊村,海頭鎮的海后村、海前村等也先后成為遠近聞名的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放下漁網,又上互聯網,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成為贛榆海頭人“買全國賣全國”的“新航道”。
▲梭子蟹分揀
早在2017年,贛榆區海頭鎮就被省商務廳確定為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海頭鎮位于海州灣畔,坐擁11.6公里的黃金海岸線和10米等深淺海域10萬畝及海頭國家級中心漁港,盛產各種海鮮,境內的蘇魯海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是蘇北地區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市場,年交易額30多億元。隨著漁業生產的轉型升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原本從事傳統漁業捕撈養殖的漁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漁民,告別傳統漁業生產,通過淘寶、京東、微信、快手等網絡平臺進行海鮮交易,變身網紅電商。
▲海頭鎮海產品電商產業園京東物流中心
海頭鎮海鮮電商的蓬勃興起,是贛榆區電商產業大發展的一個縮影。贛榆電商辦工作人員張楊介紹,贛榆區重點培育以海鮮為品牌特色的海頭鎮“海頭鮮”、柘汪鎮“柘里香”,以藍莓、獼猴桃、黃桃等特色水果產業為特色的果香黑林、甜美厲莊等電商品牌的標準化建設。同時,該區依托各鎮優勢特色產業,全面開展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特色街、示范鎮、示范村建設,完善電子商務發展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
“目前,青口鎮紫菜電商產業園、柘汪鎮e+眾創中心、海頭鎮海產品電商產業園等18個電商產業園(街)已投入使用,新增村級電商服務中心24個。”張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