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民政藍皮書端出34項民生大餐服務市民

【連網】(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我市2017民政“藍皮書”發布 

端出34項民生大餐服務市民

●鼓勵養老機構開門辦院

●75歲以上獨居老人有“呼叫補助”

●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南報網訊 (通訊員 施惠宇 記者 馬道軍)讓更多社區居民共享養老院資源,打造60個養老服務綜合體;為經濟困難的半失能、失能老人購買居家照護服務;在主城區興建市佑安醫院多個低保精神病人社區康復站……昨天下午,我市召開民政工作會議,會上發布了《2017年南京民政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內容涉及養老、社區治理、社會救助等6類34項民生實事。

建成40個日間照料中心,打造60個養老服務綜合體 

按照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要求,我市今年將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醫養融合”三項改革試點。“藍皮書”明確,今年要建成40個日間照料中心,全市要達到470個助餐點,打造60個養老服務綜合體,社區居家養老刷卡服務老年人達到19萬人。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1202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由專業社會組織運營、具備“助餐、助醫、助急”等養老服務能力的3A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達208個。

“我市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已初具規模,但有的過于零散、專業服務水平不高,今年要在打造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醫護型社區居家護理站建設等方面重點突破。”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的試點,秦淮區較早嘗試了這一做法。昨天中午,記者在該區秦虹街道悅秦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看到,81歲的趙秀珍老人正做著手指及關節活動操。做完健身操,趙秀珍又和其他老人一起在中心吃起了飯。

趙秀珍笑著說,在這里,吃喝玩樂什么都有,助餐點還能為老年人提供“高血壓餐”、“糖尿病餐”等特殊服務。與以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同,秦淮區這個養老服務點由悅華安養院管理,讓老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專業養老機構的服務。

“我市有近300家養老機構,今年將鼓勵他們‘開門辦院’,成立機構、社區、居家相融合的養老服務綜合體,發揮機構的醫療、專業優勢,為社區居民服務。”市社會福利服務協會會長徐士錦說。 

為困難老人購買居家照護服務,75歲以上獨居老人有“呼叫補助”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民政部門的職責是要發揮好“托底”作用,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的提供方面,社會力量應當是“主力軍”,而政府則通過購買服務為老年人養老提供基本服務。

今年,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再次加大。“藍皮書”稱,今年要為經濟困難的半失能、失能老人購買居家照護服務,購買標準分別由去年的300元/月和4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和700元/月。

目前,我市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130萬,空巢、獨居老人至少超過15萬人。“藍皮書”中重點提及的“對全市75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安裝緊急呼叫終端給予補助”,對這類老人是個福音。

記者了解到,2014年,我市在鼓樓、秦淮、建鄴、雨花臺區進行智能化養老試點,利用智能腕表等現代化信息手段,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居家服務,受到老人歡迎。

“智能腕表比手機好,按一個鍵就能與孩子通話,還能求救,用起來方便。”昨天,家住賽虹橋街道安德門社區的徐大爺告訴記者,他今年已經78歲,老伴去世得早,子女又不在身邊,戴上智能腕表,感覺就像身邊多了一個“貼身保姆”。

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協會會長石德華介紹,這幾年主要是對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等“五類”老人進行推廣,基本服務費由政府買單,而從今年起,全市所有75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都能享受安裝緊急呼叫終端給予的補助,受惠老人將達上萬人。 

主城區興建多個低保精神病人社區康復站 

在精準救助方面,今年我市將強化托底保障和“救急難”,鞏固“同城同標、城鄉一體”成果,適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其中,對于精神病患者就醫、康復難這一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今年在社區康復上將取得進展。

“藍皮書”提出,今年要在主城區建成多個青龍山精神病院(市佑安醫院)低保精神病人社區康復站,讓這些病人享受社區的溫暖和關愛。

根據統計,我市至少有1萬名重癥精神病患者,病床缺口至少達7000張。青龍山精神病院院長王明忠說,單純依靠增加精神病院,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精神病患者通過不同途徑康復治療回歸社會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路徑。

2015年底,我市第一個社區精神病患者康復站——江東康復托養中心落戶鼓樓區睿城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這里有專業的醫生陪護,讓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者在社區享受“日托服務”,晚上再由家屬接回家享受家的溫暖,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復,也可以緩解床位緊張的局面。

按照推進計劃,今年在玄武、建鄴等主城區都將有這樣的康復站,低保精神病人可在這里進行專業的治療、康復。 

扶持上百個社區公益項目,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截至目前,我市登記備案的社會組織有3.1萬家,注冊的有1.1萬多家,總數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之首。

對于蓬勃發展的社會組織,我市會繼續給予大力支持。“藍皮書”稱,今年市級公益創投1000萬元,將扶持100個以上社區公益服務項目,重點扶持社區居民亟需的社會養老、為小服務、調解治理、慈善助困、精障關愛等社區社會組織。

“藍皮書”還特別提出,今年將購買社會化服務,在全市婚姻登記處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這幾年,我市離婚率居高不下,去年全市近8萬對新人締結良緣,同時有超過4.7萬對選擇“勞燕分飛”。

“在辦理離婚手續時,我們發現沖動離婚者比較多。”玄武區婚姻登記處主任呂紅艷說,他們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連理樹”工作室,為離婚夫妻免費提供勸和服務,聘請“婚姻家庭咨詢師”加入,1個月就成功勸和沖動離婚夫妻64對。今年我市將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社會化力量,在全市推廣此類服務。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赤水市| 湘乡市| 仁化县| 海伦市| 肇源县| 新蔡县| 镶黄旗| 定边县| 专栏| 吉隆县| 汕头市| 永城市| 昌吉市| 黔江区| 高雄市| 固镇县| 平度市| 琼结县| 甘德县| 阜阳市| 含山县| 龙口市| 七台河市| 滁州市| 扶余县| 巫山县| 高要市| 衡东县| 绥滨县| 黄浦区| 惠安县| 临朐县| 武川县| 北宁市| 五指山市| 方城县| 高雄县| 东莞市| 三河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