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連云港發展低空物流產業的可行性路徑

□ 徐建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低空物流已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范疇。為響應國家戰略號召,2025年1月,我市出臺《連云港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打造“四區一樞紐”的發展格局,其中“立體綜合的‘低空+’物流樞紐”是核心發展目標之一。

一、發展低空物流產業的基礎及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連云港擁有世界級深水大港、花果山國際機場及發達的鐵路樞紐,為構建“低空+”立體化綜合物流網奠定了基礎。贛榆區、連云區現代海洋牧場蓬勃發展,低空物流潛力巨大,在運送高附加值、時效敏感的海產品方面,有望實現“小時達”高標準服務,解決傳統運輸的時效瓶頸。城市規劃合理,為構建“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末端網點”三級城市低空物流網絡,尤其是醫療應急物資“15分鐘”送達圈提供了理想的空間載體。

產業布局合理。規劃構建“1+2+N”起降設施體系,以花果山國際機場為核心,以東海、灌南通用機場為專業支撐節點,協同構建覆蓋廣泛的直升機場及垂直起降點網絡。創新資源加速集聚,整合江蘇海洋大學、716研究所等本地智力資源,打造服務全市低空物流產業發展的智庫體系。遵循“一核引領、多點支撐、全域聯動”策略,差異化布局低空經濟產業園、通用航空制造園、空港綜合服務園以及低空安防與監測研發基地,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規模效應。

應用場景豐富。推動無人機物流深度嵌入連云港港集疏運體系,承擔集裝箱單證、關檢樣本、緊急備件等小件高效運輸任務,提升港口物流周轉效率。直接服務于海洋牧場及精深加工企業,利用低空物流突破地理限制,高效精準配送高值鮮活海產品,填補海陸運輸“最后一公里”空白。面向急救藥品、血液、病理樣本等急需物資,構建覆蓋城鄉的“15分鐘”低空應急投送網絡,提升公共安全與健康保障能力。發揮“一帶一路”海陸交匯點的獨特優勢,探索在重點國際物流園區與口岸間建立低空物流連接,助力跨境電商高效通關和本地化快速配送。

二、發展低空物流產業的對策建議

1.構建適配低空物流的空域管理機制。

分級分類空域精細化管理。依據區域功能、人口密度和物流需求,科學劃設自由飛行區、管制協調區、限制禁飛區等空域。可在特定港口碼頭及優質海洋牧場上空開辟200米以下無人機專用“物流走廊”,在花果山機場周邊建立航班間隙動態釋放機制,為應急醫療低空運輸建立“空中綠色通道”及優先通行權保障。

審批制度改革與服務優化。推廣成熟低空物流航線的常態化備案制管理,設立季節性或臨時航線審批快速通道,建立與東部戰區空軍、民航江蘇監管局的常態化協調機制,爭取預批固定物流空域通道使用權。同時建立物流無人機適航分級分類認證體系,對25公斤以下小型機簡化審批要求。

數字賦能動態空域協同。開發連云港低空數字空域協同平臺,集成數字孿生建模、實時空域占用信息、精細化氣象服務及飛行態勢感知,實現物流無人機與警務、救援等多類型飛行器的動態路徑規劃與安全間隔保障。

2.強化核心技術與產業協同創新。

組建產學研用緊密結合體。創建連云港低空物流產業技術聯盟,聚焦新能源超長航時無人載具、中大型物流無人機研發、海洋環境抗干擾通信、智能集群控制系統等核心領域聯合攻關。建議設立市級低空科技專項基金,對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搭建測試驗證與成果轉化平臺。發揮連云港集“山海港島城”一體、自然地貌豐富優勢,建設國家級低空物流綜合試驗場,重點建設海上風場試驗區、城市復雜電磁環境模擬區、山地峽谷飛行區、多式聯運接駁區和極端氣象實驗室五大功能板塊。

降本增效構建區域供應鏈。通過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降低機體成本30%以上,通過本地化生產降低物流和關稅成本,構建共享式維護保養分攤運營支出,將單位飛行成本控制在傳統配送的1.5倍以內。

3.優化場景深耕與模式創新協同發展。

打造海洋經濟低空物流樣板。實施“碧海閃送”工程,構建高價值海產品無人機運輸網絡。開發防水抗風型物流無人機,載重20公斤以上,抗風能力達7級。建設海上移動起降平臺,依托養殖工船、海上平臺設置中轉站。建立“船—岸—城”三級配送體系,實現牡蠣、海參等鮮活海產品2小時內送達城區客戶。

構建“低空+”多式聯運樞紐。建設港區空中走廊,無人機承擔集裝箱單證、關檢樣品、緊急備件運輸,替代傳統車輛擺渡,時效提升80%。開設空港聯運專線,開通花果山機場—贛榆保稅區無人機貨運專線,服務跨境電商高時效訂單。建立應急物流網絡,在市疾控中心、三甲醫院等節點布局醫療物資無人機配送中心,實現15分鐘應急響應。

探索多元化盈利機制。建設共享運力平臺,整合順豐、京東等企業需求,實現無人機資源跨企業調度。制定時效定價系統,對2小時達服務收取3倍基礎運費溢價。做好數據增值服務,通過飛行器采集海洋氣象、交通流量等相關數據,形成二次變現。

4.構建低空物流安全高效保障體系。

建設低空數字底座。整合建設“一平臺三網絡”體系,“一平臺”即市級低空智聯網綜合管理與服務平臺;“三網絡”指高可靠通信導航網、全域覆蓋的低空監視感知網、精細化低空氣象服務網。在橫向上,打通公安、工信、應急、氣象等市級部門數據壁壘。在縱向上,對接省監管平臺,構建實時共享、空地協同的風險識別與管控體系。

培育多層次人才隊伍。實施高端人才引進工程,對航空控制、電池材料等領域領軍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安家補貼。實施本土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在江蘇海洋大學等院校設立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聯合企業開展訂單培養,3年輸送500名持證飛手。建立“1+X”職業技能認證體系,覆蓋無人機操控、維護、航線規劃等崗位,加快專業人才的考核評價。

優化政策支持環境。通過財政激勵,對全市首購本地無人機產品的企業給予30%購置補貼。通過場景開放,將低空物流納入政府應急采購目錄,年采購規模不低于1000萬元。制定標準引領,牽頭制定海洋環境無人機物流地方標準。搞好社會溝通,開展低空物流科普進社區等活動,提升公眾接受度。

構建安全監管體系。技術保障層面,應用區塊鏈記錄飛行數據,實現全程可追溯。規范管理層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明確禁飛物品種類。風險保障層面,推動設立低空物流專屬險種,保險費率降至貨值的0.8‰以下。信用監管層面,建立企業安全運行信用檔案并實施動態評級,依據評級結果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

本文系2025年度全市應用研究項目“連云港市發展低空物流產業的路徑研究”(編號:25KT102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灌南縣委黨校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辽宁省| 山西省| 淅川县| 塔城市| 涞水县| 富蕴县| 茶陵县| 漠河县| 府谷县| 无锡市| 志丹县| 彭水| 含山县| 汉川市| 元谋县| 垣曲县| 舟山市| 通化市| 杭锦后旗| 凌云县| 株洲市| 遂昌县| 黔东| 民和| 乌兰察布市| 曲松县| 东兴市| 胶南市| 西青区| 宜川县| 温州市| 民丰县| 平邑县| 明星| 北流市| 民勤县| 婺源县| 治多县| 张家港市|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