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列表頭部廣告一條

專題 專題> 常用專題> 文化產業網> 工作動態

凸顯品牌集聚效應 提升文化綜合實力

5397_140443085843_b16638987132

【連網】(文改辦 丁志剛)文化品牌是一個城市軟實力的標志,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先決條件。實踐證明在文化強市建設的進程中,一個有號召力的文化品牌會給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機遇和后勁,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文化民生、推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泰安市按照“大泰山、大遺產、大旅游、大產業”的發展思路,深入實施項目品牌帶動戰略,系統整合區域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泰安文化品牌,以大項目建設為支撐、園區建設為載體,積極構建具有泰安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了“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發展格局。     

一、泰安市實施文化品牌帶動戰略的成功經驗與做法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建設公共文化品牌。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市長為常務副組長的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文化旅游建設指揮部,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總指揮,全面統籌協調全市文化改革發展工作。編制《泰安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體制改革、市場準入、財政稅收、項目引進、勞動保障等方面實施優惠扶持。設立市縣兩級每年6300萬元的專項資金,規范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大力扶持特色文化產業、積極引導新興文化產業。以建設集圖書館、藝術館、美術館和劇場為一體的泰安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為重點,提升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實現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及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做大做強廣電、報業、網絡等傳媒產業,拓展新興媒體業務,實現集團化、規模化、市場化發展。逐步形成以報業、廣告、網絡為主,商務印刷、物流配送、音像制品等產業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     

二是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立足特殊的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泰山文化為重點,深入發掘大汶口文化、水滸文化、蓮花山佛教文化、徂徠山休閑文化、和圣文化等資源優勢,做好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文章,開發一系列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在泰山東麓建設泰山民俗文化產業園區,集中打造民俗文化、歷史街區、婚慶習俗、田園休閑、農家餐飲等民俗休閑項目;圍繞大汶口文化遺址,建設大汶口文化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大汶河沿河風光帶、上泉古泉群和泉上人家民俗村等項目;按照“貫中故里、水滸東平”主題定位,以《水滸傳》人物故事為背景,依托東平水滸影視城,建設東平湖水滸文化產業園;依托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佛教文化圣地、和圣柳下惠故里,建設徂徠山養生休閑文化產業園、蓮花山佛教與和圣文化產業園項目。     

三是深化合作共贏,發展文化演藝品牌。加強與深圳華強集團、深圳東部華僑城、本山傳媒等知名文化品牌企業合作,整合泰安市文化演藝資源,精心打造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大型演藝項目,著力培育文化消費市場,先后建成運營了總投資2.6億元的《中華泰山•封禪大典》、總投資1.8億元的《水滸天風》、總投資6億元的《劉老根大舞臺》等一批雅俗共賞的舞臺演藝項目。其中《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實景劇去年演出180余場,實現經濟收入4320萬元。與杭州宋城集團合作投資15億元的大型實景演藝項目《泰山千古情》也在建設之中。此外,總投資20億元的第四代高科技文化主題公園——泰山方特歡樂世界、亞洲最大的戶外水上游樂項目——泰山亞龍灣水上樂園項目也盤活大“大泰山”文化旅游資源。今年第一季度,方特歡樂世界已接待游客30萬人,營業收入5000多萬元。     

四是弘揚傳統文化,開發文化產品品牌。弘揚傳統文化底蘊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著力點。泰安市深入挖掘具有泰山特色的歷史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文化,一手抓挖掘整理,一手抓推介展示,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注重產品經營、資本經營與品牌運營的協調發展。推進文企聯姻,開發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打造集聚產業要素、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規模效益的文化產品產銷高地。發展書法繪畫、雕塑篆刻、奇石盆景、古玩古董等各類藝術品市場,搭建文化藝術品展銷交易平臺,包裝推介泰山石敢當、碧霞元君、泰山剪紙、中華十字繡、肥城桃木雕刻等文化產品品牌。重點打造肥城桃吉祥文化產業園區,提檔升級現有桃木商品城,建設中國首座吉祥文化博物館,形成創意設計、生產、批發、零售、物流一體的吉祥文化產業鏈。     

五是凝聚發展人氣,辦好節慶會展品牌。隨著“注意力經濟”、“眼球經濟”的普及發展,越來越對的地方政府認識到一個成功的節慶會展活動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泰安市圍繞泰山國際旅游文化登山節、東岳廟會、東平水滸文化旅游節、肥城桃花劫等大型節慶活動品牌做足經濟文章,以會招商、以節招商,不僅豐富了節慶期間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大眾旅游消費、提升城市形象,營造祥和濃厚的節日氣氛,而且還進一步豐富泰安文化產品體系,帶動城市餐飲、住宿、交通、購物、廣告、旅游等相關行業共同發展,推動泰安文化產業綜合水平不斷完善和提高。     

六是提升科技含量,展示影視動漫品牌。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是推動文化建設、提高文化創新能力和傳播能力的新引擎。泰安市以成為國內知名影視拍攝基地和以本地文化為主的影視動漫作品創作地為目標,依托泰安、泰山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完善影視動漫產業鏈,推動泰安影視動漫業的發展。建設泰山高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重點承載“研發創新、孵化加速、產業發展、高端服務、輻射帶動”等五大功能,打造軟件研發、文化創意、動漫設計、電子信息、服務外包等產業集群。打造東平縣東平影視城項目,成功拍攝了新版《水滸傳》、《劍俠情緣》、《楚留香傳奇》、《天仙配后傳》等多部影視作品,逐步形成輻射帶動強、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影視拍攝新高地。     

二、我市重點文化品牌     

當前,我市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全國創新性試點城市等“四個國家戰略”在此疊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中國沿海中部古今文化交相輝映、特色文化精彩紛呈,與現代化國際海港中心城市和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相匹配的文化強市的宏偉目標,突出連云港山海文化、西游文化、陸橋文化、淮鹽文化、水晶文化等品牌優勢,助推我市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一是以別具特色的山海資源為載體,打造“山海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山海自然地理資源,加大對連島、秦山島、云臺山的開發力度,提升山海文化的內涵,打造中國神奇之都。     

二是以《西游記》、花果山為載體,打造“西游文化”品牌。以《西游記》為藍本,以花果山大圣故里的神話傳說為依托,建設二郎神文化遺跡公園、上演《夢境西游》大型舞臺劇,打造中國西游記文化旅游體驗區。     

三是以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為載體,打造“陸橋文化”品牌。發揮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重要地位,強化與陸橋沿線城市交流合作,開展“新絲綢之路”、“百姓西游記”等特色旅游項目,打造陸橋沿線城市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是以波瀾壯闊的鹽商經商史為載體,打造“淮鹽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我國四大海鹽之一——淮鹽主產區的資源優勢,以淮鹽文化博覽園為載體,打造中國淮鹽文化之都。根據鹽商經商歷史,制作完成電影《船說》、33集電視連續劇《商道•天問》。     

五是以“中國水晶之都”稱號為載體,打造“水晶文化”品牌。完善中國水晶城、東海國際水晶珠寶城、水晶匯、新天成水晶市場四大專業交易場所功能,通過對水晶文化的深度開發,促進水晶交易量不斷提高,逐步建成國際知名的水晶工藝和水晶貿易市場。     

六是以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為載體,打造“節慶文化”品牌。提升西游記文化節、連云港之夏、東海水晶節、贛榆徐福節等重大節慶活動的影響力,加強文化與旅游結合,增強節慶活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推介旅游資源、宣傳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美名度的目的。     

七是以歷史文化名人和先進模范人物為載體,打造“名人文化”品牌。挖掘徐福、李汝珍、吳承恩等歷史人物的生平軼事,開展“雷鋒車”事跡宣講活動,組織評選現代港城十大文化名人等活動,推廣我市“名人文化”效應。     

八是以“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為載體,打造“創意動漫”品牌。重點抓好國家軟件園、酷歌動漫產業園、華大科技軟件園等幾大高科技含量園區的建設,加大動漫游戲、網絡數字原創作品創作生產力度,拓寬創意設計產業應用領域,開發衍生產品,把創意動漫廣泛應用于廣告、商標、建筑、時裝、軟件等領域,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創意產業鏈。     

三、實施文化品牌帶動戰略的建議     

文化是城市品牌的靈魂,品牌是文化內涵的凝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就要把品牌戰略意識貫徹到文化強市整體規劃中,不斷拓展文化強市建設思路,樹立“文化資本”的觀念,著力打造叫得響的產業品牌項目,提升品牌無形資產價值。     

一要齊抓共管,健全文化品牌建設機制。文化品牌建設和打造是一項系列工程,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高度,按照全市文化品牌建設的總體要求,把培育文化品牌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分級負責、分塊實施,切實擔負起文化品牌建設工作的責任。制定打造文化品牌的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嚴格的考核和懲獎制度, 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黨委宣傳部門協調指導、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落實、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宣傳文化、發改、財政、人社、規劃、稅務、工商、城建等部門的協調合作,形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強大合力。     

二要科學發展,做好文化品牌資源分析。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巨大的市場潛力、豐富的文化資源、一大批優秀的文化藝術人才為我市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要堅持統籌規劃、錯位發展的思路,加大文物普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工作力度,注重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掘利用,盤活全市文化資源、理清文化“家底”,科學定位文化品牌建設方向,堅持以大企業支持大產業、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加快培育一批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名品牌。     

三要集約發展,深化文化品牌資源保護。品牌資源開發利用,一方面要加大挖掘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合理保護。一是堅持規劃先行,制定出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及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專項規劃;二是加強品牌意識,合理使用現有文化品牌,提高品牌產品質量、品牌企業信譽,實現文化品牌“可持續發展”;三是樹立版權意識,加強對文化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提升文化品牌核心競爭力,實現文化資源有效開發、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發展態勢。     

四要統籌發展,拓寬文化品牌多元投入方式。文化品牌發展瓶頸在于資金問題,一是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放寬市場準入門檻,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市場主體,消除民資和外資進入文化領域的體制性障礙,支持民間資本投資興辦文化企業;二是組建文化發展基金,組建股份制的文化發展投資公司,出臺政策鼓勵風險基金投入文化產業發展;三是推進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搶抓國家支持有條件和實力的文化企業優先上市的政策和機遇,加快謀劃上市融資步伐,為加快骨干文化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五要人才領引,夯實文化品牌智力基礎。作為以創造性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人才資源在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品牌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拓寬引進渠道,創造優越條件,積極引進文化發展急需人才,特別是海內外高層次文化人才、經營管理領域優秀人才,形成“引進一個人、帶來一個團隊、振興一個產業”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制定《連云港文化拔尖人才培養使用辦法》,研究出臺“五個一批”人才工程計劃,定期舉辦培訓班、研修班,選送一批優秀文化人才外出進修學習。三是加大人才激勵制度。建立完善人才評價、選拔和激勵機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給予重點獎勵。     

六要加大宣傳,開展文化品牌宣傳推介活動。文化品牌價值體現的過程,也是品牌創造與傳播的過程。打造我市特色文化品牌,需要做好宣傳推介工作,突出品牌形象、形成品牌優勢、擴大品牌效應。一是利用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進行宣傳推介,建設文化產業網站,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全面展示我市文化品牌風采;建立文化產業項目庫,定期更新項目內容,吸引國內外客商投資。二是通過廣泛文化交流活動推介我市文化品牌。做大做強西游記文化節、連云港之夏、東海水晶節、贛榆徐福節等節慶活動品牌效應,提升城市知名度。以文博會展業為載體,集中推介我市特色文化產品。三是創作精品力作,擴大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我市影視動漫、藝術作品創作水平,建立文化名人工作室,擴大女子民樂團知名度和影響力。     

推進文化產業品牌化建設是實現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核心要求。要以改革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堅持規劃先行、加強政策扶持、創新服務平臺、推進多元化投入,堅決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強化品牌意識、狠抓項目落實,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將自然歷史人氣轉化為經濟發展底氣,進一步推動連云港市文化產業品牌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横峰县| 彩票| 合肥市| 若尔盖县| 嘉定区| 太仆寺旗| 土默特左旗| 金溪县| 甘肃省| 临沧市| 巴彦淖尔市| 镶黄旗| 特克斯县| 昭觉县| 双辽市| 雅江县| 长兴县| 民勤县| 天气| 友谊县| 陆河县| 田东县| 本溪| 育儿| 壤塘县| 威远县| 小金县| 绥滨县| 米泉市| 萨嘎县| 错那县| 鹿邑县| 桐梓县| 崇州市| 达拉特旗| 庄浪县| 视频| 灵山县| 青浦区|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