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凌晨4時,載有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1.34萬噸生物航煤的利比里亞籍油輪“謝麗爾”輪停靠在荷蘭鹿特丹港。這是該公司首筆國際訂單,實現了我國生物航煤規模化出口零的突破,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全球航空減排競爭賽道。
無獨有偶。近日,在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的江蘇銳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緊張而有序地打包產品,一袋袋橡膠助劑經過包裝,隨后被叉車快速運入成品倉庫,發往各地。該公司主要從事橡膠助劑的生產、研發和銷售,產品遠銷越南、印尼、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我們公司共生產各類橡膠助劑26620噸,實現銷售收入31741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7.6%。”該公司副總經理盧興祥表示,下半年,該公司將繼續促轉型、抓生產、上效益,計劃全年產量66500噸,完成產值70000萬元。
在灌云縣臨港產業區,還有多家像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蘇銳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外貿企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1.8億美元大關,達到1.89億美元,占全縣比重65.1%,同比增長420%,創歷史新高。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園區外貿企業的共同努力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灌云縣臨港產業區連云港五洲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完成了外貿進出口5275.5萬美元,拉動園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45.2個百分點;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率先通過“白名單”審核,中國生物航煤出口實現“破冰”,外貿進出口完成了11445.7萬美元,拉動園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15.1個百分點。頂住外部壓力,逆勢創歷史新高,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外貿發展的韌性和活力強勁,未來可期。
挑大梁、勇爭先。灌云縣臨港產業區作為連云港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近年來依托政策支持與產業升級,外貿活力持續釋放。園區內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出口產品涵蓋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助劑等多個領域,2024年相關企業產值與銷售收入實現顯著增長,成為區域外貿增長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該區積極作為,全方位增強服務保障效能,持續推進穩外貿、穩外資,優化外貿服務,積極構建“專班+專員服務”雙軌機制,“一鏈一專班、一企一專員”服務體系,通過機制改革、流程優化、資源整合,形成“靶向攻堅、閉環管理、精準服務”的工業發展新生態,深入挖掘潛在的外貿增長點,優化外貿結構,確保各類對外貿易支持政策全面落地實施,為全縣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將以產業進出口為橋梁,借助省、市、縣相關政策支持,充分發揮企業自身領域的優勢,推動優勢產業與國際市場深度融合。通過強化政策聯動、資源共享和產業培育的集成效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助力更多產品走向海外,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展現臨港的獨特魅力和實力。(馬兆軒 熊昊娟)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