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科 連工信)昨日,筆者從“勇挑大梁 沖刺決勝”系列發布會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專場上獲悉,在最新的國家創新型城市評價中,連云港市排名躍升至第52位,較上年提升13個位次,進位幅度居全省首位。
“十四五”期間,我市推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通過聚焦于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等,強化生物醫藥、高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此同時,我市研究制定新時期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完善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機制,加速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堅持產業導向,推動創新平臺體系布局。我市圍繞石化、鋼鐵、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最有基礎、最需突破產業,布局研發平臺,實現主導產業全覆蓋、新興產業有突破、未來產業早布局。全省共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我市占2個,康緣藥業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重組。累計建設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59家,“十四五”以來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418家,全市約95%的平臺集聚在企業。并在“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中專章部署向海發展,超前布局深遠海裝備海上科學試驗基礎設施,市級以上涉海平臺增長至55家。
堅持主體地位,推動企業發展向高攀升。精準施策,持續發力,一體推進“科技—產業—機制”創新,推動創新主體逐年攀升、量質齊升。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機制,扎實做好高新技術企業全流程跟蹤服務。夯實主體梯次培育體系,省潛在獨角獸企業連續2年取得突破,2024年省瞪羚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40%,科創板上市企業、省創新型領軍企業、省創新聯合體數量均為蘇北第1。優化科技金融高質量供給,有效降低科技型企業融資成本。
?
堅持協同發展,推動政產學研一體聯動。“外引內培”雙向發力,著力引進高端人才、高值項目,加快向內挖潛、整合資源,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強化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協同,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強化目標、市場、需求“三個”導向,推動更多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強化產業、創業、就業“三業”融通,打造創新資源集聚區。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