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新農人的‘美’日子”系列報道 徐海青 “95后”書記“重啟人生”進村“上班”


(□ 袁春梅 吳晨光 張奧)大地流金,稻谷飄香。連日來,伴隨著機器的轟鳴,灌云縣圩豐鎮南華村的水稻收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幅幅壯美的秋收畫卷在田野間徐徐展開。

  走進稻田,一株株稻谷連成黃色的海洋。“轟隆隆……”一臺臺收割機歡快地轟鳴著,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田地里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和被粉碎的稻草。

  “這里還需要幾臺收割機搶收,什么時候能過來作業?收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要注意收割質量,把到手的糧食都收上來……”

  穿著一身運動裝、運動鞋的南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海青,出生于1995年,是我市唯一的“95后”村黨組織書記。水稻搶收季,他在田頭盯著各項對接,忙碌起來,一陣小跑就過去了。

  這么年輕的書記,在村里能待得住,能干好工作嗎?徐海青坦言,剛工作的時候,他確實受到了這樣的質疑,村民們還送他外號“蹲不長”,也就是“待不住”的意思。

  2017年,剛大學畢業的徐海青接手父親經營的農機公司,僅用2年時間就實現個人資產過千萬元,但2020年的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南華村是我的家鄉,因為窮,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不足700人。2020年3月,老支書生病,我臨危受命接手工作。”徐海青知道村子窮,但沒想到那么窮,2019年,村里靠出租村委場地賺了1萬塊錢,是當年村里唯一的一筆集體收入。

  鉚足了勁想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徐海青開著“大奔”就進了村,個人墊資15萬元搬回半成品衣服交給村民們加工,結果打了水漂;組織收購秸稈賣給電廠發電,雖然沒虧本但也沒有盈利。

  幾次受挫,曾信心滿滿的徐海青心里打了退堂鼓:“農村工作實在太難了,何必呢?”

  很快,正在苦惱和糾結中的徐海青,發現了機會。鎮江的一家企業在圩豐鎮承包了2845畝土地用于稻麥種植,但因種種原因,企業沒有履行合同。“既然企業承包地種能賺到錢,村集體種植應該也可以。雖然我們南華村沒什么資源,但對于農村來講,土地就是最大的資源。”徐海青打算試試看。

  2021年下半年,南華村開始實施以村集體為經營主體的稻麥種植項目,種植水稻面積160畝,通過精細化管理,畝產量達1220斤,當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50萬元。這個收入對于之前的南華村來講,想都不敢想。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徐海青從村民口中的“蹲不長”變成了“小徐書記”。

  2022年,徐海青成立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借力灌云縣推出的“富民興村貸”政策,將種植面積擴大到600畝,以公司化運作,實現項目管理的規范化。通過集中采購和銷售,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銷售價格。2022年,南華村的經營性收入超180萬元,凈利潤超30萬元,當年獲得“江蘇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說句實在話,幾年前我連水稻和小麥都分不清,更別談精細化管理。但我是村書記,我必須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富。現在村集體種植規模面積已經突破1000畝,凈利潤突破60萬元,為全村老百姓提供了約40到50個工作崗位。”看著現在的成績,徐海青常常也在想,是什么讓他堅持了下來。

  “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熱愛。”徐海青笑著說,現在的狀態正是他理想中青春該有的模樣,有責任有擔當,他賣掉了奔馳車,換了輛經濟實用的面包車,脫下西裝換上運動服,每天奔跑在田間地頭。

  “在鄉村振興這條道路上,我會堅定不移地走好村集體自主規模經營這條路,做南華村最堅定的創業先鋒。”展望未來,徐海青已經計劃好拿出100畝土地作為書記示范田,通過科學的田間管理和綠色種植技術,提高水稻品質,探索精裝大米路線。大家伙兒都幫著把名字想好了,就叫“小徐書記大米”。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宜阳县| 开原市| 扎兰屯市| 沾化县| 瑞金市| 浦城县| 壶关县| 太保市| 衡阳县| 德江县| 蛟河市| 巫山县| 隆尧县| 和平县| 共和县| 城口县| 正宁县| 罗江县| 罗平县| 竹北市| 绥滨县| 高州市| 黎平县| 建水县| 大姚县| 乐安县| 枣阳市| 大丰市| 文化| 天峻县| 佛坪县| 广元市| 双辽市| 汕头市| 微博| 韶山市| 水富县| 禄劝| 清流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