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王影 王一平)日前,海州區板浦鎮聯合區城管、公安等部門集中行動,依法依規收回被部分村民群眾占用的國有農用地土地使用權,并將收回的土地委托村級農業經濟合作社種植運營,其收益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經濟薄弱村的經營性收入,由此拉開了海州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的序幕。
為用足用好鄉村公共資源和空間,最大限度實現公共空間資源公益化,海州將從本月起,重點對全區所有河道的“藍線”控制區,道路的“紅線”“綠線”控制區,所有村組集體的資產資源,村莊周邊及內部空間進行全面清理,從而實現公私產權明晰、非法侵占得到清理、違法建設得到拆除、公共空間得到美化、公共資源得到增值、鄉風民風得到凈化。治理至11月底前結束,其中資產資源類整治工作將于9月底前完成。
海州此次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分為三個重點方面:
重點治理310國道、新老204國道等縣級以上公路及重要鎮級公路兩側區域,示范帶動全區其他道路公共空間治理。依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公路用地范圍內、公路建筑控制區均為道路公共空間,海州將對違規種植、違法搭建、隨意擺放建筑材料、非法搭接路口等問題,進行徹底清理,并進行綠化美化和規范利用,確保公路兩側美觀整齊。
重點治理新沭河、通榆河、魯蘭河、薔薇河等14條骨干河道及其支流渠道,園林水庫、雙龍水庫等6座水庫,示范帶動全區所有河塘公共空間治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區管河道藍線劃定為堤防背水坡堤腳10至20米不等、河道迎水坡及非承包地灘涂為河道公共空間,而且規定藍線范圍內的堤防應以植林植草(花)等能夠穩固堤防、防止水土流失的綠化、美化措施為主,嚴禁破堤耕種,禁止扒口、取土、埋葬、毀壞護坡、林木草皮等,堤內外灘地(土地)現狀被作為耕地使用的,嚴禁種植高稈作物。各涉農鎮街(園區)要據此全面治理河道藍線控制內的亂耕亂種、違法建設、挖掘取土等行為,植林植草(花)、綠化美化,達到岸綠水清景美的效果。
重點治理侵占村組集體資產資源、國省干道沿線規劃保留村莊和農村集鎮公共空間,打造公共空間治理示范村,以此帶動全區村組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和村莊公共空間治理。海州區規定,以此活動為契機,全面摸清集體資產資源,對違法違規侵占的集體資產資源和公共空間進行清理,對以較低價格簽訂的有失公平以及不夠規范的合同全面加以規范,對清理出的集體資源資產,全面登記造冊,進入交易平臺公開發包,承包費用于集體公共事業。
對村莊內部公共空間,將突出治理村內主次干道私搭亂建、私植亂種、亂堆亂放等侵占公共空間行為。對清理出的公共空間統一進行綠化美化,對民居房前屋后的畜禽圈舍、露天旱廁等進行清理,凈化村內環境。結合村內公共空間治理,加強“戶戶通”道路、下水道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