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袁建君)“謝謝你們了,帶著這么多行李,我還擔心無法進站了,沒想到你們還主動幫我推行李。”下午時分,連云港東站候車廳里,一名旅客對客運值班員劉洋連聲感謝道。
今天下午兩點40分,劉洋正在候車廳里巡視,一名旅客急匆匆里跑過來求助,他的父親因腦梗乘坐輪椅,所帶行李較多,請求車站幫助提前進站上車。劉洋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并隨其來到候車廳外幫助提包進站。
出了候車廳,劉洋看見求助旅客的父親坐在輪椅上,有兩名陪同人員站在周圍,地上還擺放著六、七個行李包。劉洋立即通知客運員張玉林推來雷鋒車,將地上的行李擺放到推車內(nèi),經(jīng)過安檢口進入候車廳。
劉洋將其引導至重點旅客候車區(qū)后,接過他們的車票,發(fā)現(xiàn)他們四人購買的是16時36分開往漢口的K1626次臥鋪票,但是鋪號不在一起,并且分散在5號、6號車廂內(nèi),這一路上怎么能照顧病人呢?劉洋便聯(lián)系到K1626次列車長告知情況,請列車長幫忙將四人的臥鋪調(diào)換到一起,便于路上照顧。
經(jīng)過交流得知,坐輪椅的旅客叫張青海,響水縣人,兒子在武漢,閨女在南京,均已結婚安家。不久前患了腦梗無法行走,只有老婆一人在家照顧,生活極為不便。經(jīng)過全家的商議后,將響水老家的房子出售,到武漢與兒子共同生活。其兒子、女婿回到響水將房屋處理后,收拾好行李帶著夫婦倆乘坐火車前往武漢。由于是在網(wǎng)上購買的車票,沒有購買到連號的臥鋪票,只能先來到車站再說。
K1626次停靠在四站臺,推輪椅需要經(jīng)過一站臺北端平過道,繞行800余米才能到達。劉洋在“特殊重點旅客服務交接簿”內(nèi)登記后,提前打開進站綠色通道,張玉林推著行李車,與張青海的家人共同向K1626次列車走去。到達5號車廂,劉洋與列車長早就等候在一旁,共同將張青海轉(zhuǎn)移到5車22號下鋪坐好,并將調(diào)換到一起的臥鋪號告訴他們。
上車后,張青海的老婆感激地說道:“來連云港坐車,你們不但幫提行李送上車,還幫調(diào)換臥鋪,真是非常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