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見習記者 席毅行 通 訊 員 王從帥)氣溫不急不慢地走著,在去向夏天的路上停停轉轉。偶有兩天沖到二十七八攝氏度,旋即一場春雨,又或一陣冷風,壓住了進入夏季的節奏,又將它打回春季。雖然我們總吐槽港城只有冬天和夏天,可是早晚還得多帶一件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過去的一周,我市的空氣質量指數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攀升,隨后受降雨影響,又迎來俯沖式的下降。根據我市空氣質量指數試運行發布平臺的數據,4月10日,我市出現較為嚴重的四級中度污染,洪門派出所點位空氣質量指數在臭氧污染的裹挾下升至163。隨后空氣質量就在二級良和三級輕度污染之間徘徊,僅在14日的市檢測站和洪門派出所兩個點位出現四級污染。其他時段,空氣質量指數主要在60至130之間,無需過分關注。
主要污染物方面,臭氧八小時牢牢占據了頭把交椅,其中11日在市區四個監測點中均為首要污染物。PM10可吸入顆粒占據次席,12日在三個點位測得污染程度最重。大家熟知的PM2.5細顆粒物反而存在感較低,這與過去一周多陰雨天氣密不可分。
過去一周,我市部分地區早上空氣濕度較大,加上雨前空氣陰郁,故而頻繁出現霧霾天氣。以14日為例,一場大霧籠罩了江蘇大地,省氣象臺當日4時58分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南通、鹽城、淮安、蘇州和我市注意預防大霧帶來的惡劣影響。很多高速臨時關閉,一些交通要道出現擁堵現象。而擁堵過多加劇了尾氣的排放,從而產生更多的臭氧污染和其他污染。影響空氣質量的幾大要素在不同的領域互相影響,彼此的作用機制紛繁復雜,這也是目前環保領域治理空氣污染的老大難問題。
昨日下午,我國大部地區為“黃綠交織”狀態。南方大部、東北大部等地區空氣質量為一級優,其他地區主要介于二級和三級之間,有幾個城市出現三到四級的污染,不過占比較小。仍有幾個污染較重的城市和地區存在,呈現“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狀態,新疆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內蒙古通遼出現六級嚴重污染,主要污染物均為PM10細顆粒物。
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一周,我市天氣主要為晴到多云,溫度區間為9至25℃,風向主要為東風和東南風,基本為前幾周的復刻版。天氣模式單曲循環,應對天氣變化和空氣污染的措施也得循環。為了自己的健康,市民朋友們還需一步不落地做好防御措施,適時增減衣物,避免中午高溫時段外出,在有霧霾和臭氧污染嚴重的天氣最好戴口罩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