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中寫道:“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曾經的我們生活在沒有電話、沒有網絡的時代,與空間距離稍遠的親人、朋友、同學間唯一的聯絡方式就是書信。一紙信箋,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每一份思念都在書信中傳遞。
剛上大學一年級那會,向離別的高中同學要來了新的學校地址,沒事的時候跑到自習教室里,一個人坐在課桌上,取出精心挑選的信紙,將思緒拉向遠方。見字如面,收到遠在他鄉的同學寄來的書信,總是一種欣喜與感觸,一遍遍吟讀著,從字里行間感受那濃濃的同學情懷。可是書信投遞的速度有時太緩慢,那時候真想讓自己變成書信一樣,能夠盡快地飛到對方的身邊,表述自己的情感。
大學二年級,人生中第一次擁有了一部手機,雖然手機屏幕只是灰色,但通過短信聯系已經不再受到距離和時間的限制,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你的喜怒哀樂都隨時可以通過短信及時的傳達給對方。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手機不斷更新換代,手機的功能更加強大,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表示從今年9月1日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有媒體報道稱,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6月底,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3.6億。這就意味著像我這樣的,我國將有超13億手機用戶從中受益。
受著“見信如晤”的情懷中,那些或長或短、或拙劣或精美的書信逐漸蛻變成一種美好的回憶。從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受時空限制,隨時用圖片、視頻傳輸出去,我們再也不用將滿心的思念寄托于小小的信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障礙被改革發展一層一層的剝開,不變的是感情,變的是感情的溫度,讓對方快速感受到那份炙熱,那份情感發燙的熱度。
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其中的變化帶來的實惠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我們相信,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改革“印”在我們的生活里,我們將迎來更美好的新時代。 (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