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12月20日起至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政府網聯合多家網絡媒體,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住有所居”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不由想起年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樓市發展方向,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近年來,我國樓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出現了大起大落,深圳人有遲買一套房,白干20年的遺憾。江蘇房價波動也令人記憶猶新,蘇州、南京領跑全省,先后波及省內各市。不可否認,炒房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擠壓房地產泡沫,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僅靠出臺一個限購政策,或者快速征收房地產稅,都起不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辨證施治,標本兼顧,打好組合拳,才能平抑房價,達到住有所居的目的。
抑制炒房不可懈怠。從全國、全省情況看,炒房絕不僅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還有買家和不良開發商之間的合謀炒作,虛假日光盤、捂盤惜售和價格暗箱操作等,房地產中介也不滿足于賺取傭金,變著法子加入到炒房隊伍中來,以價格欺詐、首付貸等手段糊弄消費者,拉高二手房價格,推高一手房價格,使房地產市場的水既深又渾。與一二線城市相比,連云港要好些,但也不是世外桃源。最近,該市中心城區部分樓盤出現房價增長過快苗頭,一定程度上誤導了群眾購房預期,擾亂了房地產市場秩序。對此,市住房、物價等部門果斷出擊,聯合對熱點區域樓盤進行明察暗訪,嚴厲打擊房價“任性”行為,港城公積金新政正式實施,邁出了房地產金融調控步伐,受到市民好評。反之,如果相關部門對不良苗頭不加管束,任其發展,勢必引起房地產市場的大起大落,混亂無序。由此可見,政府部門在抑制炒房中不可缺位,必須一著不讓地破解房地產市場發展難題,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規劃建設務必科學。在同一城市,由于醫院、商業網點、道路交通等條件的不同,樓市價格差異很大,這說明科學規劃建設的重要。原來不顯山不露水的地方,一架橋或通地鐵房價高漲,醫院、超市匯聚的片區,購房者爭先恐后。所以,規劃既要科學,又要走在小區開發的前面,一是方便群眾,二是避免房價過快上漲,減輕百姓負擔。按照以民為本的原則,連云港在老城區打通斷頭路,拓寬馬路增加雙向車道,以彌補規劃設計的先天不足;在新城區,按照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標準規劃建設小區,確保市民詩意地棲居。房價表面看只是居住小問題,但牽涉到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牽涉到能否吸引留住人才,牽涉到干事創業環境的形成和優化等。
教育資源不可忽略。不論一個城市的教育資源豐富與否,都存在不均衡現象。作為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均衡本市本地區的教育資源,全面提高辦學質量,使擇校現象成為歷史,不僅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平抑房價的有力舉措。優質教育資源的學區房為何居高不下,人們還趨之若鶩;而教育資源薄弱的學區房價低,反而不溫不火?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家長的心里占了上風。在連云港市,有些樓盤高達10000多元一平方,有的才幾千元一平方,相差2000-3000元,甚至更多。但家長還是傾其所有,東借西貸,把買一個好的學區房作為首選,這都是名校心理在起作用。開發商以此為噱頭宣傳造勢也好,不宣傳也罷,家長都不會無視施教區因素。學區房、無擇校等詞匯若在生活中消失,將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美好愿景,也是完全可以企及的目標,這需要齊心協力,百折不回,再接再厲。(王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