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連云港市地圖,隴海鐵路橫貫東西,東??h被鐵路分成南北兩片。從縣城牛山沿鐵道線向西不遠,有個叫前張谷的地方。以前張谷為起點,向南依次可找到趙莊、大稠等地名,向北依次可以找到魯莊、劉灣等地名。
將這些地名串起來,連成一條彎彎曲曲的路線。在抗戰時期,它是橫跨隴海鐵路、連接華中和華北兩大抗日根據地的秘密交通要道——蘇魯交通線。延安黨中央發出的指示和重要文件及報刊,通過這條交通線源源不斷地傳送到華中抗日根據地,劉少奇、羅榮桓都曾走過這條交通線。它在敵后抗戰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秘密交通線連接兩大抗日根據地
蘇魯交通線示意圖
1938年5月,徐州淪陷后,在徐州附近從華中通往華北的秘密交通線被敵人破壞,華中和華北乃至延安的聯系只能走海上,因不隱蔽、不安全又出了幾次事故,只能放棄。1940年后,山東分局魯南區黨委與華中局淮海區黨委研究,決定在江蘇、山東之間原有聯系基礎上建立一條新的交通線,以保障華中、華北兩大抗日根據地之間以及華中根據地與黨中央的聯系。
早在1930年,東海縣行動委員會領導了以郇圩為中心,20多個村莊、500多名農會會員參加的“牛山暴動”。1932年,黨又領導了貫莊、魯蘭暴動,給鐵路南北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黨在群眾中影響很大。1939年,東海重新建黨之后,黨組織發展很快,路南的郇圩、趙莊、安峰山一帶,路北的彭宅、劉灣、竹墩都成了地下黨組織的重要活動點。群眾對黨很信任,真心擁護黨的抗日政策,積極參加抗日活動。
1940年春,周曉江與郇華民在東海建立文化服務站,專門從山東運來報紙雜志。后來,由于隴海鐵路東段被日軍占領,并在鐵路沿線挖路溝、筑碉堡、設據點,把鐵路南北分割開來。于是,文化服務站在負責運送書報材料的同時,就成了蘇北與山東抗日根據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工作聯系的聯絡站。
那年7月,路南成立抗日民主政權隴南區,周曉江任區長,安排周朝鍭負責地下交通工作,建立了由張兆啟、孫干庭、劉鳳奇三人組成的秘密交通網。
現居海州郁洲花園小區的孫耀希,老家在東海縣安峰山下小新莊。上世紀50年代修建安峰山水庫時,小新莊整體遷移,原來的村莊淹入水底。1943年孫耀希出生時,他的父親孫干庭已有5年革命經歷。
“整個抗戰期間,我父親一直屬于地方武裝,而且主要是和蘇魯秘密交通線聯系在一起。1943年,他成為東??h武裝交通隊隊長,平時不回家,每天就在交通線上打游擊,藏身點在石湖。這些都是我母親后來告訴我的?!睂O耀希說。
孫干庭在小新莊的家,一度成為秘密交通站。路北劉鳳奇把文件書報送到孫干庭家,由路南張兆啟來取,然后送出,張兆啟常常裝成一個小販,挑著兩個表面上裝著南北干貨的籮筐,實際上底下裝著文件資料。以后在路北的劉灣、魯莊、彭宅,鐵路邊的張谷和路南的趙莊、周沈莊、大稠等地分別設立了交通站,各站均配有秘密交通員,專門做地下交通工作。
1941年底,路南、路北的東海、海陵兩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后成立(周曉江任東??h縣長)。山東分局派戰時郵局巡視員李彬和海陵縣郵局劉書鑒,專程到路南東??h委和沭宿??h委研究建立交通線問題。1942年后,逐步形成一條橫跨隴海鐵路,穿越當時東海、海陵兩縣的秘密交通線。
其中,路北從彭宅村向北經魯莊,過劉灣,出海陵縣,到臨沭縣夏莊,再繼續向西北延伸;路南以趙莊為主點站,過安峰山下的周沈莊,經大稠出東??h,然后分東西兩條線,東線經沭陽,西線經宿遷,分別進入鹽阜、淮海區。因為它連接了蘇北的華中局和魯南的山東分局,所以叫蘇魯交通線。不僅是華中與華北根據地之間聯系的必經之路,也是江、浙、皖根據地通往延安的交通咽喉。
羅榮桓(左三)和羅生特(左二)等人在山東抗日根據地
抗日軍民保衛交通線
隨著時間推移,蘇魯交通線的存在,已是公開的秘密。敵人千方百計進行破壞,鐵路沿線據點成串,碉堡林立,鐵路兩邊還挖有三四米深的護路溝。除日偽軍把守關卡外,還在鐵路兩邊實行“偽化”政策,搞漢奸“維持會”,建偽政權,各地偽鄉、保長拼湊的“鐵路新民隊”晝夜巡邏。
中共東??h委為順利通過鐵路,采取打進去、拉過來的辦法,讓偽鄉、保長和偽新民隊人員為我方通風報信、站崗放哨,甚至帶路過封鎖線。對于危害交通站工作的漢奸,堅決進行打擊,以震懾偽政權其他人員。
彭宅是蘇魯交通線必經的交通站,1942年,外號叫“李大將”的土匪李萬里率百余人盤踞在彭宅附近的尤塘和白石嶺一帶,對交通線安全十分不利。海陵縣委敵工委員李光明依靠彭宅地下黨組織,向李萬里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加強感情聯系,促使李萬里撤出。根據地軍民還消滅了路南安峰山以東及路北尹灣子的土匪,為交通線掃除了障礙。
牛山西邊的張谷也是交通線的必經之地,日軍多次到這里掃蕩,妄圖切斷交通。1943年,日軍在張谷安插據點,東??h委得到情報后,派縣委地下工作者周立科率東海縣大隊攻打據點,將炮樓燒掉,為交通線開了路。石湖鄉小婁莊是交通線上的地下交通站,當地惡霸莊氏三兄弟投靠日軍,小婁莊交通站站長王品三在武裝交通隊的支持下,于1944年秋,設計除掉莊氏三兄弟,保證了交通站的安全。
蘇魯交通線通過的鐵路橋舊址
蘇魯交通線要經過石湖車站東邊的一座橋下。1943年秋,日軍在橋下建了個碉堡,在石湖村駐有一小隊日軍和一小隊偽軍,日軍小隊長叫松山,白天把關卡,夜晚巡鐵路,給蘇魯交通線造成很大困難。東??h隴南區工委書記袁春泌和東??h武裝交通隊隊長孫干庭決定來個敲山震虎。孫干庭帶領隊員起道釘、掀鐵軌、砍電桿、斷電線,很快就破壞了鐵路和通訊,又在石湖到大婁的鐵路線上埋地雷,炸死了3個日本兵。松山被搞得焦頭爛額,只好派人與武裝交通隊談判,日方保證天黑之后不出據點,白天巡邏不下路,不危害過路人員安全。我方白天不過路,不再破壞鐵路和電話線。
1942年底,日偽極力擴大隴海鐵路兩側的封鎖區,曾分別在路南的城頭、路北的石文港建據點,給交通線設置障礙。并從白塔埠穿過石文港到桃林修公路,企圖把白桃公路以南直到隴海鐵路都變成“偽化區”。
中共東海、海陵兩縣縣委為粉碎敵人的陰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43年1月30日夜,新四軍10旅3支隊7團一舉拔除了鐵路南的城頭據點,搬掉了交通線上的一塊絆腳石。路北海陵縣軍民則配合八路軍教導2旅4團,于1943年9月至年底,先后攻克黃莊、石汶港、竹墩據點,把敵偽兵力向南壓縮至鐵路沿線,使敵偽擴大封鎖區破壞交通線的陰謀徹底失敗。
劉少奇、羅榮桓與交通線
劉少奇(左)、陳毅(右)和奧地利醫生羅生特(中)在鹽城
“交通線那么長,當時實行的是‘分段負責制’。我父親負責的是從趙莊到鐵路這一段?!睂O耀希說。
1942年3月的一天,天氣還很寒冷,幾天前剛下過的雪尚未融化。孫干庭接到一個重要任務,護送一隊從南邊來的人員過鐵路。
當天晚上,負責趙莊南邊那一段的我方同志,帶著一隊人員到達趙莊,交給在此等候的孫干庭。孫干庭帶著他們繼續向北走,趙莊離鐵路有十幾里路,靠近鐵路時,他們趴在雪地里,等日軍的巡道車在鐵路上經過后,迅速越過鐵路。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在東??h石榴鎮(今石榴街道)財政所工作,當時擔任石榴鎮楊圩大隊(今石榴街道楊圩村,當時大隊部在魯莊)大隊長的魯文才曾告訴我,我父親將人帶過鐵路后,交給了下一站的李青云?!睂O耀希所說的這一段往事,是1942年3月,正值日軍對華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委劉少奇從阜寧縣單家港出發,經蘇魯交通線回延安。
劉少奇及其隨行人員在交通員的帶領下,晝伏夜行,分乘10多艘小船,在夜色掩護下,渡過鹽河,于19日到達東??h趙莊。稍事休息,由東??h隴南區區委書記周朝瓛帶路,跨過隴海鐵路,拂曉前到達海陵縣的劉灣,在劉灣休息一天后,到達臨沭縣朱樊村(今東海縣西朱范村),先后住在大許莊、夏莊、東盤村、大樹等地,檢查指導山東工作。他對山東的工作作了全面指示,幫助山東解決了若干重大問題,指明了山東斗爭方向,對山東抗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至7月下旬,劉少奇才由八路軍第115師教導2旅旅長曾國華護送,離開朱樊,經魯南、魯西去延安。
1944年7月,八路軍第115師政委羅榮桓病情較嚴重去華中治療,由八路軍教導2旅4團“夜老虎”連負責護送。羅榮桓躺在竹制的擔架上,沿著蘇魯秘密交通線,穿越海陵縣跨越隴海鐵路經東??h,20多天后到達蘇北鹽阜區。他在鹽阜僅休息治療3天,當得知山東各地正遭日偽軍殘酷“掃蕩”時,毅然決定立即返回山東。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派奧地利醫生、共產黨員羅生特一路護送到山東,為羅榮桓治病。4天后,羅榮桓再走秘密交通線,他在漣水經五港過鹽河,再越隴海鐵路,經過海陵縣時還接見了海陵縣委負責人,之后,回到山東指揮反“掃蕩”斗爭。
新四軍干部通過蘇魯交通線南來北往非常頻繁,有時幾人,有時幾十人甚至百余人。1943年秋,由蘇北出發的新四軍團以上干部100多人安全通過蘇魯交通線,前往延安學習。這支干部隊在部隊護送下,經東海縣過隴海鐵路穿海陵縣后到達臨沭夏莊,再由八路軍115師老6團特務連護送至天寶山,最后順利到達延安。
接過先輩們的旗幟建設新東海
近日,筆者來到位于緊靠鐵路的東??h牛山街道張谷村。據當地人介紹,張谷村是行政村,這里還有“前張谷”“后張谷”等自然村。這里滿眼是大片平坦的農田,蘇魯交通線正是以這里為中心向南北延伸。沒有地形優勢,完全是靠人民群眾支持,我黨建立了相對安全的交通線。
抗戰時期,在東海、海陵兩縣黨政軍民的英勇保衛下,蘇魯交通線勝利完成了黨交給的大量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中共華中局通過這條交通線把他們出版的刊物《真理》傳送到山東和延安;黨中央發出的指示和重要文件及報刊,也源源不斷地傳送淮海區、鹽阜區和淮北、淮南等地區。這些指示和文件,對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堅持和鞏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于蘇魯交通線,路北濱海地委和路南淮海區黨委都十分重視。1942年6月,鄭子久調任海陵縣委書記時,濱海地委書記王眾音親自向鄭子久交待任務,指出海陵縣是華中、華北兩大抗日根據地的交通要道,無論如何要保住這個要道不被敵人切斷。
1942年,淮海區黨委也曾多次指示第三中心縣委和東海縣委、潼陽縣委,強調保障蘇魯交通線是他們的中心任務。當年6月,劉少奇在山東期間,還專門寫信給淮海區第三中心縣委書記章維仁,表揚交通線上的工作做得好,并要求縣委繼續加強這一工作,做到蘇魯交通萬無一失。
由于蘇魯交通線保障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之間的聯系,使華中、華北兩大抗日根據地能夠互通情報,協同作戰,從而多次粉碎了日偽對蘇北、山東根據地的“掃蕩”和“蠶食”,促進了兩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在敵后抗戰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近年來,東海干群多次開展“重走蘇魯交通線”等主題活動,緬懷先輩們的功績,接過先輩們的旗幟,傳承紅色精神,為建設強富美高的新東海,為實現“高質發展、后發先至”而繼續奮斗。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